《构建身边的网络》课堂教学设计课程名称《构建身边的网络》授课人杨丽学校名称南通市第一初级中学教学对象初二学生科 目信息技术课时安排1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下册)第9章第2节《构建身边的网络》。本节最核心的知识点是对计算机网络的理解,它是由若干个小知识点构成的,学生对这些理论知识 理解难度很大。为避免照本宣科,我将在课堂中选择生活中的网络实例入手,帮助学生降低理解难度,利用课堂实验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类比法、演示法等进行精辟形象的讲解,鼓励学生观察、思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兴趣,才能帮助学生理解,达到教学效果。让学生动手配置无线路由器,通过实践学习来深化理解,激发兴趣。二、教学目标及难重点(知识与技能,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 1、认识常见的网络设备及其功能;2、初步理解计算机网络的连接方式及无线路由器的配置。 方法与过程:通过实践体验、讨论等学习方法组织学生探究无线网络的构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与实践中,培养学生研究探索的精神及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学重点:通过小组合作配置无线路由器,培养与他人合作交往的能力。 教学难点:掌握计算机网络连接方式,理解无线践由器的配置。三、教学设计思路本课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动手构建身边的网络,教学目标主要定位在拓宽应用眼界和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本课以实验为主线让学生亲自动手配置无线路由器,实验层层递进。课堂共设置有四个环节:环节一:情境导入。从集体合影到多屏无线互动,引起学生对网络的兴趣,在学生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揭示课题。环节二:动手实验。通过网络的有线连接(交换机)到网络的无线连接,引出无线路由器的配置,教学环节层层递进,并加以实验拓展,以小组竞赛的方式来检验实验结果。 环节三:课堂小结。知识回顾,温故知新。环节四:互动游戏。通过手机播放歌曲:《隐形的翅膀》,让学生来寻找声音的来源(无线音箱藏在某位同学的课桌中),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无线网络的广泛应用。通过蓝牙通话功能采访学生本节课的收获,调查同学们是否喜欢动手实验。四、教学环境及设备、资源准备教学环境:无线网络环境 学生准备:分为 10 小组合作学习,每组命名为“神舟 1 号”、“神舟 2 号”…… “神舟 10 号”,各神舟号开展小组竞争,评选出“最佳神舟”小组。教师准备:课件,平板,手机 教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