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风格,离普通教师有多远源自:李桂春风格,究竟是什么? 风格是什么?风格首先是一种艺术范畴的东西,它是一种艺术而不是技术。凡是艺术的都是个性化的,凡是艺术都是创造性的,凡是艺术都是唯一的,天下唯一,独一无二。 什么是技术,凡是技术的都是可以复制的,都是可以克隆的。只要有了制造宝马的技术,有了生产宝马的流水线,你到哪里都能生产出宝马。再比如说外科医生的手术,就是一门技术而不是艺术。例如心脏手术,它有严格的程序。第一步必须是消毒,然后是开胸……每一步都有严格的要求,有严格规范的流程,医疗手术属于技术范畴,它没有风格,只有标准。 而教学有风格,因为它是一门艺术。我们的课堂教学,一个老师一个特点,即便是面对同一班学生,使用同一个版本的教材,运用同一种教法,课堂上呈现出来的肯定是各具风采,少有雷同。 我们现在的案例教学来自于美国。美国的案例教学来自于医学界、工程学界。是怎么来的呢?是来自于杜威的一种观点,他认为教师的这个职业是一个不成熟的职业,它具有不可替代性。杜威的学生,美国教育家杜尔曼,他认为应当让教师这个职业成熟起来,像医生、像工程师那样可以替代。那怎么培训呢?于是就用案例教学。医生有医案拿过来让青年医生参考,工程师有建筑案拿过来给青年工程师参考。一个工程师设计一座桥,把设计方案拿给另一个工程师,12很迅速的就能把桥建好。那么有没有可能通过研究 A 教师的案例,来提高 B 教师的教学?他们进行了实验。但后来发现有很多问题。比如,把一位名师的教案:他的教学思路,他的教学策略,甚至他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拷贝给另外一个老师,让这个老师完全照搬,但上出来的课堂完全不同。这说明了老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有着非常强烈的个人色彩,它是建构在个性化基础上的。因此,案例教学这种研究方式对于教师而言,就不像对于工程师那样效果好。因为艺术是不可复制的。 这是第一点,我们必须理解风格是一种艺术范畴,不是技术范畴。 我们要理解第二点,风格是一种境界,是我们每一个老师最终都必须走向的一种境界,不管你愿不愿意,不管你有没有意识到,不管你是否自觉,你的教育教学,你的教育生命,最终要固化为一种风格。既然每一个老师的教学都要形成一种风格,都要固化为个性化的、稳定的一种形态、一种韵味、一种风貌,这个时候就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普通老师很少去关注这个问题,很少去主动构建自己的风格?这是需要深刻反思的。 第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