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质疑解疑能力《新课程标准》要求:强调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把给予学生问题、思路、结论的教学方式变为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的教学方式。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常常质疑,会使思维处于不平衡的状态,从而发展思维。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好奇、好问,求知欲强等特点出发,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标新立异,学会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学会通过主动的尝试和探索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习效果。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呢?现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浅谈一下在这方面几点肤浅的认识。一、营造质疑环境,使学生“敢问”首先,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及束缚,“师道尊严”一直在人们的心目中根深蒂固,以至于学生与教师之间总有一道无形的墙。想起以前自己做学生时,学习上遇到一些问题,也不敢问老师,怕问得不好被老师批评。现在在工作中,经常听到教师们在议论:“现在的学生太懒了,不懂也不问,作业乱做,甚至抄别人的,真拿他们没办法。”我想,这些学生多数是与老师之间有距离,怕问,不敢问。我曾在班会上与学生讨论过这个问题。“你们不懂为什么不问老师?”学生的回答各不相同,但意思是相同的,就是有点怕。一位教育家说:“教师与学生的脸是对立的,感情不能对立。”在课堂上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位学生,使学生处于一种宽松的心理环境中,要倡导一种民主式的师生关系。师生感情和谐融洽了,学生就会大胆地质疑。其次,要保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教学中,当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要用信任的目光注视他;当学生提出的问题比较离奇时,教师要给以积极的肯定,赞扬敢于提问的勇气。对提出的问题不论多么肤浅或异想天开都不要嘲笑,不能在语言或行动上挫伤学生积极性,而要善于捕捉学生智慧的“火花”与“灵感”,推动学生不断发现和提出新问题,最终达到创新的目的。二、教给质疑方法,使学生“会问”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提问,必须先教给学生质疑提问的方法。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1.从课题入手,质疑问难。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刚接触课文,还不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怎样使他们学会质疑呢?我认为最先应该从每课的课题入手,一句“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为引子,将学生的思路纷纷打开,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灌输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