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搞好新课程背景下的校本培训一、新课程理念及其对教师的挑战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涌动春潮流滚滚推进,似浩荡春风催人觉醒,体现了时代精神,根治了现行课程是体系弊端,其根本任务、具体目标及课程结构标准、实施评价等等,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本轮课改成败的关键是教师,新课程教师培训是十分紧迫的要求,提出“两全”培训的原则,即全员培训、全过程培训。此次新课程实验,不仅仅是实验课程标准和教材,更重要的是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这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变。教师培训量大而广,后续培训更为关键,任务更加突出。后续培训贯穿整个课改实验的全过程。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课程意识提到了重要位置,强调课程是由教科书、其它教学材料、教师与学生、教学环境、教学情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它应该由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整合而成。新课程强调的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新课程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一个过程。为此,对教师提出如下要求:1、教师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2、教科书一统课程的局面不复存在,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将教学过程变成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3、新课程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发挥,促进学生有特色地发展。二、结合新课程,抓好校本培训校本培训是为了满足学校和教师的发展目标和需要,由学校发起、组织,主要在学校中进行的一种教师在职培训的形式。以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与教师的工作紧密相连,其培训结果可直接转化为教育教学能力。校本培训机动灵活,与传统的在职培训方式相比,校本培训更加关注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发展,因而更能激发学校和教师参与的热情。1、反思学习。反思是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过程,是教师对教学中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的分析过程,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 2、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有教师之间、教师与走进学校的教育专家之间的相互学习与研究两种。 3、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研究,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思考和探究,这种研究的目的是使教学以更有效的方式展开。 2010 年 10 月 21 日兰州 64 中科研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