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山茶花》教学反思 光谷一小 罗艳 《山茶花》这篇课文语言优美,感情真挚,含义深刻,对学生既有美的熏陶又有很深教育意义。我在设计时做到以读为本,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自读,师生合作读,生生配合读,齐读等),去体味文章的语言,去感受其中蕴涵的哲理,这样一遍一遍的要求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满意效果,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能力,使学生获得情感的体验。读,既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学习语文的方法。本教学设计注重让学生淘范文网事实。教学目标的编制应建立在学生的学情上,以学生为本,给学生以主动探索、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由“配角”变为“主角”。 如果教师把上课作为执行教案的过程,期望学生按教案的设计来做回答,那么学生就成了配合老师完成教案的配角,更谈不上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了。因此,教师要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尊重每一个学生,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确保每一个学生在四十分钟内都能受益。 在教学时,我突出了重点段的教学。第二自然段的教学中,我主要结合文中的比喻句,指导学生描写事物的方法,指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山茶花的颜色进行朗读。由于学生没有见过山茶花,我收集了各种颜色的山茶花的图片,特别是文中写的那几种颜色展示给学生看,与同学们讨论,想象山茶花的样子,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山茶花的美。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分感受美。能运用图画、音乐等教学手段使整节课洋溢着美育气氛,使学生在接受语文教学的同时能收到美育的熏陶能体现知情结合,学生在认识的不断深化中,伴随着情感的起伏,注重了读写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读写能力的相互转换,注意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写作顺序,了解过渡句的作用。但本课的教学中,我也还存在不足,文章中出现了设问句和反问句,我采用读出语气的方式,让学生感悟这两种问句的不同。但学生对反问句的感悟还不够深刻,当学生对反问句的作用还没有完全体会的时候,我自己把问题答案转给了学生,说明在教学设计中,给学生的坡度还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