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2 动画制作实践 1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是校本教材第四单元 “计算机动画制作”中的“动画制作实践”。“动画制作”对高一的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但学生的兴趣非常浓厚;本课主要学习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 2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高一绝大部分学生是刚刚接触 FLASH 内容,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对 FLASH 有了一定的了解,对该软件的窗口、面板、工具、图层等基础知识有一些初步认识,但是对 FLASH 软件还不能较全面的掌握和应用,还需要进一步巩固。 3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形状补间动画制作,针对实际情况,具体将以几个任务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教学:首任务——基本任务(讲授):五边形变五角星;次任务——任务一:圆变方;任务二:文字变文字;任务三:图片变图片;任务四:文字变图片。5 个任务的设计切合学生的学习思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浅入深,层层提高;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加入新的知识点,用各种教学方式与手段将知识点传授给学生,最后突破难点,完成课堂教学目标。4 教学设计思想与策略 课本教材中的动画对我校学生过于复杂,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该遵循“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思路,本节课我个人的思考是:一、设计思想围绕教材设计基本任务,使所有学生对形状补间动画有所了解,并能够制作简单的形状补间动画。二、教学策略采用有趣的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总有一种想尝试的感觉,不怕学生出问题,遇到困难,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的方向,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解决困难,若解决不了,在必要时教师设置排疑解难;让学生在尝试中去探索,在探索中获取知识,同时获得能力,通过本节课内容的学习与实践操作,要使学生学会“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 5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形状补间动画的概念,掌握其制作方法;2.掌握将位图转换为矢量图的操作方法,了解位图在形状补间动画中为何要矢量化。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任务驱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掌握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及互助精神。 6 重点难点 重点: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掌握位图矢量化方法。难点: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了解图片矢量化的原因。评论(0) 7 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分析 一、教学方法:引导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师生互动。二、教学手段任务素材、投影、课件8 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