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年 3 月教学反思----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本周已完成了必修三内容的教学,现在在上选修六环保的内容,在整本书教授的过程有一些简单的想法:在此思考交流,不正之处,请批评指正。 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老师做什么? 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之后我在地理课堂上明显的感觉到了学生都积极一些了,有了热情,课堂的气氛活跃了一些。但是也明显感觉到了不足,出现了很多问题。其中我思考最多的就是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时候,老师做什么?就我个人的感受,谈几点问题。1、小组合作学习的第一个目的就是给学生个人独立思考的时间。这样有利于学生形成自己的思想,检验学生自己去学习的能力,考验他们的耐心,这个过程最好不要老是去干扰。但是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容易出现疏于督促,不细心观察的情况,老师没有能够摸清学生的第一手情况,影响后面的教学效果。2、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时候出现有些学生不愿合作,甚至抵触小组的做法。他们不喜欢与人交往,常常游离于合作团体之外,好像一个局外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还有一部分学生,虽然也能积极参与合作学习,自主思考,但是由于性格内向,缺乏自信,他们总是谨小慎微,唯恐出错被同学耻笑,于是表现得瞻前顾后,患得患失,结果在小组成员面前局促不安、胆怯畏缩。3、课堂学习学生之间的差别很大,学习能力不平衡。4、部分学生和活跃,甚至超出了课堂小组学习活动的本意,变成老师很难控制的激进分子,带动整个组的学习思路都出现偏差。小组成员热热闹闹地在发言,但没围绕主题,讨论时气氛热烈,却没解决实际问题。5、课后的练习完成情况层次不齐,借小组学习之名行作业抄袭之事。有时候课堂看似表面上热热闹闹的教学课堂,实质上教学效果不怎么样。怎么解决这些问题? 第一:我觉得首先的一点就是老师应要记住自己是一个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引导学生对知识和问题分类、整理、深化。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选择有价值的问题,由浅入深地研究。 第二:在上课后调节好学生由集体讲授向小组学习过渡的心理准备。说明学习任务,问题最好又简单又明确,给学生一个衡量的标准,提出期望。这时,教师需要观察小组的活动情况,包括学生个人的参与情况,以及与他人合作的情况;需要深入到小组中,了解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分析他们的解法,及时发现他们的失误,以便提供必要的提示或矫正,并能及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第三就是在课堂上小组活动合作学习应该合理组建小组,每个小组应有小组长,由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