锣鼓喧天辞旧岁爆竹声中迎新春 旬 熬 蒜 醋 翡 拌榛 栗 鞭 逛 寺 筝腊八粥 蜜饯 掺和 饺黏 通宵 娴熟 腊八粥:腊八即腊月初八。在腊八这一天,用米、豆等谷 物和枣、栗、莲子等干果煮成的粥。空竹: 用竹木制作,中空,能发出响声的一种传统健身 玩具。小年:农历中的节日。在腊月二十三日,旧俗在这天祭灶。除夕: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夜晚,也泛指一年最后的一天。庙会:设在寺庙里边或附近的集市,在节日或规定的日子 举行。元宵:农历正月十五日夜晚。因为这一天叫上元节,故晚 上叫元宵。课文中指元宵节 ( 又称灯节 ) 的一种应时食 品,南方称“汤圆”。截然不同:截然:很分明地、断然分开的样子。形容两种 事物毫无共同之处。本课指除夕夜的“闹”与正月 初一 的“静”形成鲜明对比。万象更新:万象:宇宙间的一切景象。更:变更。一切事 物或景象都变得焕然一新。 腊八粥庙会空竹 轻声:饺子 榛子 栗子 风筝 规矩 掺和 红火儿化:杂拌儿 零七八碎儿 玩意儿 多音:万象更新 正月 间断 分外 思考:1. 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分别介绍了北京春节的哪些风俗习惯?2. 说说北京的春节整体上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热闹、喜庆、祥和、团圆 重点段品读,读中感悟。 请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真地品读品读,并想想为什么喜欢这一段。 1 . 腊八这天,人们做些什么?有什么特点? 2. 你从中感受到老舍先生怎样的语言风格?小孩欢喜,大人忙乱通俗、简练、有趣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 , 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这段话从哪几方面来写“除夕真热闹”呢?透过“万不得已”“必定”等词,你又体会到了什么?重视团圆,重视亲情 1 . 正月初一与除夕的气氛有什么异同?2. 人们在这一天都在做什么?3.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与除夕截然不同,全城都在休息,多数铺户都在休息。但同样热闹。轻松自在、喜庆、祥和 正月十五 牛角灯 走马灯 宫灯 纱灯 纸灯 1. 家乡的春节有什么习俗?你是怎么过春节的?说一说2 . 你知道其他地区或民族是怎么过春节的吗?互相交流一番。 腊八粥,腊八蒜,色味甜。二十三,家家户户过小年。除夕夜,真热闹,吃肉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