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调新谈话高考——2015 年高考展望与复习策略杭州市普通教育研究室 朱 可年年岁岁考相似岁岁年年题不同 真的难讲主要内容 一、重温老调——展望 2015 年命题趋势 能力为要 教材为本 主题为核 应用为主 人文为意 二、新谈策略——高三历史复习的思路 挖掘“习”的内涵 把握“读”的真谛 改进“教”的方法 形成“悟”的习惯一、重温老调——展望 2015 年命题趋势 1. 能力为要 趋势:不管把握程度如何,这肯定是一个永恒的立意。 ( 1 )史料的解读能力 趋向:史料选择题的比重增加,非选择题的史料解读成为常态。 案例 1 : 2014 全国Ⅱ卷第 26 题: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 A. 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 B. 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 C. 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 D. 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案例 2: 2014 全国Ⅱ卷第 40 题第( 1)问 ( 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朝建都北京后,原居住于白山黑水间的各民族人口大量内迁,东北地区出现“沃野千里,有土无人”的状况。清廷东北地区视为“龙兴之地”,在此设盛京、吉林、黑龙江将军,实施军事化管辖,设置关口,长期禁止关内人口迁居。往来须持有官方颁发的路票。“移民之居住有禁,田地之垦辟有禁,森林矿产之采伐有禁,人参东珠之掘摘有禁”。从乾隆年间开始,山东、河北等地“闯关东”者日盛,“每查办一次,辄增出新来流民”。他们“不但不肯回籍,抑且呼朋引类,日积日多”。清廷对东北地区时开时禁。 ——摘编自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等 (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东北地区移民过程的特点。 (12 分 )( 2)分析评价能力 现状:只会背书、记忆,不会分析思考。 要求:考改应该与教改结合,引领教改。 试题举例 1:第 29 题: 1926 年,有报纸评论说:“自从蒋介石抬出三民主义,大出风头以后,许多人都觉得主义是值钱的,于是乎孙传芳标榜三爱(爱国、爱民、爱敌),东三省有人主张三权(民权、国权、人权)。听说四川有些军人到处请教人替他们想个主义玩玩。”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 A. 政治宣传促使各界思想趋同 B. 标榜主义成为军阀自保的主要手段 C. 民主思想已经成为社会潮流 D. 各地军阀对三民主义理解存在差异 分析:答案为 C。 A明显不对,那么 b、 d为何不选?案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