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教学设计VIP免费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教学设计_第1页
1/3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教学设计_第2页
2/3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教学设计_第3页
3/3
1《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识记: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多极化趋势加强等基本史实(2) 理解: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原因(3)运用:分析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讲授、探究问题、解答问题,逐步掌握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方法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等方式参与教学过程,从而逐渐养成与他人合作的意识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维护世界和平任重道远,树立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而努力的信念 教学重点:两极格局结束、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表现和原因教学难点: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教学方法:讲授法、问题探究法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导入:以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为切入点,从关心天下大事角度引入课题。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1、东欧剧变的概念指从 20 世纪 80 年代末到 90 年代初,东欧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发生根本改变,最终演变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剧烈动荡。它是东欧社会主义事业的失败,使世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2、东欧剧变的原因历史:照搬苏联模式,受制于苏联。现实: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政治经济危机严重,忽视民主法治建设,脱离群众。(根本)外因: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西方的“和平演变”。3.步骤:东欧剧变三阶段(困难;妥协;更迭)经济困难社会动荡→执政党放弃社会主义道路反对派夺权→制度质变剧变完成4、苏联解体的过程(1)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实质:从根本上否定科学社会主义)(2)八一九事件——政权性质发生根本变化(3)独联体的建立——完全解体(1991 年底)标志:1991 年 12 月 21 日,俄罗斯等 11 国签署《阿拉木图宣言》。5.苏联解体的含义: 苏联的解体有双重含义:一是国家政权性质发生根本变化,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二是同时伴随着瓦解,分裂为 15 个国家6、苏联解体的原因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根本原因: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和政策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积累了许多社会问题和民族问题。外部因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合作探究 1:如何正确认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2①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并不能说明社会主义失败,只是表明苏联模式失败,社会主义遭受重大挫折。② 历史从来都是在曲折中前进的,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不可...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教学设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