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性评价对学习困难生的转化作用王矿二小 马娟所谓激励性评价,就是教育者着眼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观察学生的细微变化,寻找闪光点,创造一个支持性的环境,不断增强学生成功的愿望,从而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习困难生”指那些没有正确的学习目的,学习方法欠妥当,求知欲望不强,基础比较差的学生。转化:使之改变。教育者充分发挥学困生自身的积极因素,利用其心灵的闪光点,激励他们的上进心和自信心,使之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所要解决的问题分析: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同样,“差生是骂出来的。”教师的态度会影响孩子的自我认识。教师偶尔随意的一句“你真笨”,对孩子的伤害是终身的。孩子非常重视教师对自己的评价,积极的评价会促使他们再接再厉,力求做得更好;反之,教师消极的评价会使他们自暴自弃,形成自我认识偏差,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形成恶性循环。皮格马利翁效应是我们大家所熟知,对于一个有潜力可挖的学生,我们可以通过皮格马利翁的积极效应积极去转化他。课题研究内容:1 学困生心理状况研究。长期以来,我们对学生评价的标准太过单一,把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学困生的感情起伏很大,他们需要更多的关爱。2 学困生成因的调查研究。社会、家庭、个人的一系列原因形成了各种类型的学困生。3 激励性评价方式、方法的研究。教育学困生最重要的是找回他们的自信。针对不同类型的学困生适当地表扬和鼓励会给他们以信心和力量,使他们受到激励,从而奋发努力,就有可能在学习上赶上来,成为素质高的学生。新课程强调要多激励赏识,少批评指责。尤其是小学生,一句由衷的赞美或夸奖,可能使他们终生受益。教师除了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表现给予恰当的激励性评价外,在作业批改上的评语,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作业的布置和批改是课堂教学的继续,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启迪思维、参加实践、培养兴趣不可缺少的步骤,是教师反馈教学效果、改进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实施有效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在作业批改这一环节上,使教师的激励性评语发挥其点石成金的作用呢?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评语要具有启发性启发性的评语能够引导学生关注学习方法和获取知识的途径。正如《论语-述而》中所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例如:对于作业认真,字迹工整,但内容有错的评语是:“多漂亮的字呀!要是再仔细一点就好了!” “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