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第 3 课猴子上树教学目标: 1、掌握制作玩具“猴子上树”的方法,并能找出其他可行的折法。2、在添画、粘贴等装饰处理中,使活动具有一定的情节性、故事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3、在活动中体验探究、合作的乐趣。二、教学重点,难点: 制作“猴子上树”的方法,设计新颖、装饰有趣。三、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玩具样品,白纸、折纸样品、记分牌 学具:厚纸、彩色笔、双面胶、剪刀教学设计:一、感知激趣1、教师示范演示:现场演示“猴子上树”的玩具,激发学生的兴趣。2、学生边看演示,边相互交流“猴子”是怎样爬树的?3、出示课题:“猴子上树”。二、自主探索1、 根据教材自学基本折法,折时可以互相交流学习。(观看课件)2、教师提供不同样式的玩具分发到小组,学生自己研究做法,并亲自动手做一做。3、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及时指导。三、表现创作 1、欣赏教材玩具,你最喜欢哪件作品,为什么?2、引导欣赏要点:作品的主题想象、创作有特色。3、学生小组讨论:“我的玩具是……”4、学生动手装饰。四、欣赏评价 1、玩一玩,议一议。 2、教师参与赏评。《猴子上树》课后记:本课教学内容取材于民间游戏“猴子上树”,并在传统造型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是一节融折纸、绘画、游戏于一体的综合制作课。 在了解传统的“猴子上树”的基本折法与玩法的基础上,我在教学中强调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更多地发散思维,即在折法与玩法上有创新表现。引导学生自学教材中的三种折纸方法,让学生尝试自己做,有的学生做的“猴子”是从外面的对折夹缝往上爬,有的是从里面的内折夹缝往上爬,看到学生高兴地做,快乐地玩,我也和学生一起又做又玩。整节课极富情趣性和娱乐性。教学反思三个好伙伴赵征全《三个好伙伴》是小学美术教材第四册第 5 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一是认识三原色,了解三原色重要作用;二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对色彩敏锐的感受力和运用色彩大胆表现的能力;三是充分体验美术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是认识三原色,了解三原色重要作用。教学难点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对色彩敏锐的感受力和运用色彩大胆表现的能力。平时我在教授这一课时十分注重知识点的传授,认为三原色是美术教学中的原则知识,不能让学生随意混淆概念,所以,学生学习起来一般感觉比较枯燥。为此,我改变了策略,为了避免在色彩知识概念上纠缠,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了增强情趣性的处理,即将红黄蓝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