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思索与对策徐 凤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莫旗卧罗河中心校作为一个教学体系,它离我想象的效果还相距甚远。在农村,基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存在着很多综合性学习的误区。面对这些弊端,笔者在进一步学习性学习的论述上,充分认识到:语文综合性学习应注重开放性、综合性、实践性,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设计、自主探究,利用课外、校外的语文学习资源,让学生自己开展实践活动,提升能力,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农村小学更应该如此。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农村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肤浅认识。(一)农村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存在的不足1、开展的模式比较单一。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开展,在农村小学基本上没摆脱这三种模式:语文课外活动课、活动作文课和单纯的作文课。这样的综合性学习目标就显得单一,还局限于对某一项技能的活动演练,只在提高学生的某项语文能力。2、 过于依赖课本行事。“语文皆生活”,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在语文教学中,应该让语文回归生活,综合性学习也是一样。我们在教学时就应该根据实际,灵活处理,活用教材从学习的效果出发,对课本的设计进行改编、拓展、完善。3 、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的不够。作为农村小学,综合性学习的开展确实存在着种种困难。因此,综合性学习课也就成了作文课,学校也没有有效的办法进行检查。出现这种问题的根源在于教师的理念没有改变,还没有认识到综合性学习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有时也怕麻烦,懒于行事;或者认为离考试太远,不愿意去多花时间去拓展。其实,农村小学也有农村小学的优势:优厚的自然、文化资源,富有浓郁气息的地方色彩,丰富多彩的乡土教材,学生对农村生活的体验和感悟等,只是我们还没有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4、教师在活动过程中的定位不准。综合性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活动中的创造性。那么教师在这个活动中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在农村小学就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是放任自流,以为这样就能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就能给学生一个发挥创造潜能的空间,却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兴趣爱好。二是让学生按老师的思路走,结果就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剥夺了学生实践的权利和机会。事实上,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方案、计划以及具体实施,最好让学生自己完成,尤其到了高年级,自主性学习是一种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