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广陵区教育局教研室扬州市广陵区初中数学有效教学建议一、教学准备与设计第 1 条 学习《数学课程标准》。通过学习,了解初中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明确 7—9 年级学生通过数学学习,应达到的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四方面的学段目标;明确 7—9 年级学生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领域的学习内容和教学要求;明确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评价的目的是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第 2 条 分析教材。通读整套、整册、整章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和设计思路,教材的知识体系及整体结构,本章内容在整套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精读本节、本课时教材中的课题引入、新知识形成和例题的分析过程,明确新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挖掘可能蕴涵的教育价值;仔细解答练习和作业中的每一道题,体会其中用到的数学知识、解题方法及蕴涵的数学思想。第 3 条 了解学情。通过课堂观察、谈话、作业、检测等途径,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兴趣爱好、思维方式和个性差异等状况;了解学生学习本节课内容所需的前期知识和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以及相关的生活和学习经验的具备情况。第 4 条 确定教学目标。结合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本课时教学的重点、难点和教学关键,并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确定既符合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又使绝大多数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符合学生实际水平的教学目标。第 5 条 认真备课。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有利于引导学生思考探索的问题,精选例题、练习和作业题。备课中要把握好教学起点,设计绝大多数学生熟悉的事例和能理解的问题引入新课;精选绝大多数学生能理解和解答的问题作为例题和练习的基础题,对多第 1 页 共 5 页扬州市广陵区教育局教研室数学生理解有困难的问题,进行适当的问题细化和分解等设计。第 6 条 倡导集体备课。备课组应积极开展集体备课,通过主讲人讲课、集体讨论修改、个人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对教案进行微调等步骤开展备课,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二、教学组织与实施第 7 条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思维。可以从新旧知识的联系出发呈现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回忆旧知,探索新知;也可以从实际出发,呈现学生熟悉的、简明的、有利于引向数学实质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索;还可以通过讲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