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精品教案《练习二十一》具体内容和教学建议编写意图(1)练习二十一共安排了11 道习题、1 道思考题 1 个“你知道吗?”。第 1~5 题配合例3,第 6~11 题配合例 4。(2)第 1 题和第 3 题是直接计算题,巩固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促进学生运算技能的形成。(3)第 2 题与第 4 题都是联系生活实际的题目,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巩固计算方法。第 2题的购物情境学生比较熟悉;第 4 题“判断货车是否超载”的问题离学生的生活实际稍远,学生理解会有一定困难。(4)第 5 题,借助面积模型,让学生用小数表示出涂色部分,再比较大小,巩固刚刚学习过的小数的知识。教学建议(1)习题指导要体现层次与重点。第 1~3 题是基础题目,可作为作业直接布置给学生。第 5 题,在学生比较出结果后可重点说说是怎样比较的,引导学生进一步巩固和理解小数的含义。第 4 题的情境学生接触比较少,学生对“载质量”“满载”“自重”“超载”这些词语比较陌生。在让学生解决此题前,应把“检查货车是否超载”这件事情及这些关键词的意思讲清楚。要让学生明确“自重十载质量≤满载(称出的)总质量”则不超载,了解此类问题的结构特征。然后再让学生将信息全面表述出来,将条件和问题完整的说一说。最后再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1 / 4 小学数学精品教案(2)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第 2 题和第 4 题在读懂信息和问题后,解答比较简单。练习中,在理解题意上点拨指导后,应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表征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再简单交流解决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编写意图(1)第 6 题是综合练习题,提供了 8 种商品的价格,提出多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既巩固小数的大小比较,又巩固运用小数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问题。(2)第 7 题,提供生活中常见的“公交车分段计价”的素材,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题目图文信息比较复杂,需要学生有条理地思考信息的意思,逐步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你知道吗?”介绍小数的发展历史,体现数学文化。一方面丰富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另一方面体现我国古代数学研究的先进性,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建议(1)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第 6 题虽然是综合练习题,但情境和要解决的问题与前面所学所练的内容比较接近,因此可以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解决问题。(2)进行复杂情境模拟,正确表征问题情境。第 7 题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