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3.13.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从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构成和建立,体会随着技术进步,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以逐步为人们所监测。 2 .基于遥感和 GIS 监测、分析技术的特点,理解灾前、灾中和灾后监测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3 .树立客观面对灾害的基本观点,说明灾害防御的可能性和减灾效果。一、自然灾害监测系统一、自然灾害监测系统二、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三、地理信息系统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四、自然灾害的防御• 通过对图 3 、 1 的学习,掌握以下内容:• ① 自然灾害的监测机构,从范围的级别来说有世界级的、国家级的、地方一级的,小至县、乡、镇等各级监测机构。• ② 自然灾害的监测系统是从地球外的各种卫星,大气层中的飞机,地面上的雷达、观测站,海上的船只等平台进行监视(这一环节属于遥感),再将数据通过各种接收站传送至专门机构进汇总、分析并提出预测预报(这一环节属于地理信息系统)。• ③ 自然灾害监测系统应用的范围广泛,对发生在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的一些灾害均可进行检测。如对洪水灾情的监测、植被盖度及病虫害的严重程度的监测等。一、自然灾害监测系统1 、概念: 2 、作用:是由国家、区域及地方等各级组织,通过不同平台对自然灾害进行监测和分析的网络系统。灾前预警、灾中跟踪、灾后评估以及提出减灾决策方案一、自然灾害监测系统1 、概念: 2 、作用:是由国家、区域及地方等各级组织,通过不同平台对自然灾害进行监测和分析的网络系统。灾前预警、灾中跟踪、灾后评估以及提出减灾决策方案3 、世界和我国灾害监测系统的发展情况 ① 已经形成了遍布世界各地、相互交织的灾害监测和预警网络。② 我国已经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各种自然灾害监测系统,例如由 2600 个气象台组成的气象监测网,由 900 多个综合和单项台站组成的地震监测网,由 3 500 多个水文站、 1 300 个水位站组成的水文监测网等。气象、水文等监测网对迅速预测1991 年、 1998 年的洪涝灾情发挥了显著的作用。① 我国海洋环境监测网建立的时间、监测系统组成、监测范围及主要作用。② 人类主要生活在陆地上,对于海洋相对陌生;海洋下垫面是均一的,监测的结果容易分析和比较;沿海地区通常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对海洋环境的监测意义重大。二、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二、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1 、遥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