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教学时间:2015 年 3 月 10 日教学内容:学习《使至塞上》、《宿建德江》、《暮江吟》。教学目标: 1、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三首古诗,并能背诵。 3、认识课后三个生字。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借写景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时间:本课教学 1 课时。教学流程; 本课阅读要以感情朗读和欣赏为主。 一、学习《使至塞上》 1、生自读古诗,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解决。 2、同桌互读,注意纠正读音。 3、师介绍作者及背景。 这是唐代诗人王维写的五言律诗。公元 736 年,吐蕃发兵进攻唐属小国小勃律(在克什尔北)。公元 737 年,唐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在青海西大破吐蕃军。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使的身份出塞慰问将士,察访军情。这首诗作于王维赴边塞的途中。全诗共 8 句,这里只节选了 4 句。 4、生再读古诗。 5、学生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同桌互说诗意,在小组内互说诗意。 6、学生再反复读古诗,在读中感悟诗中所表达的感情。 二、总结学习方法:先读通读顺古诗,再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最后再反复读古诗,感悟诗中所表达的感情。 三、仿照上首古诗的方法,学习《宿建德江》、《暮江吟》。 四、学习古诗要抓住重点诗句加以引导,体会借景抒情的写法。 五、指导背诵三首古诗。 六、认识“至、旷、瑟”三个字。 可以先在诗文中认识,然后单独拿出来,读音组词。 七、迁移练习: 在三首诗中任选一首讲一讲诗中描写的情景。 八、拓展练习: 找一些描写日月的古诗来读一读。板书设计: 古诗三首 《使至塞上》、《宿建德江》、《暮江吟》。教学反思: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三首古诗,并能背诵。 《皎皎空中孤月轮》教案教学时间:3 月 11 日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感受海上月出景色的壮观,体会课文中作者的联想,激发学生丰富的想像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认识课后的 8 个生字。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描写明月升起的段落中的想像句子所表达的情感。教学准备 海上升明月的课件及图片;生字卡片。教学时间 1 课时教学过程: 一、指导阅读 (一)引导学生借助课文的注音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二)再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可以用以下问题检验学生的理解程度: 1、课文描写了怎样的一种景象? 2、 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的? (三)学生读书汇报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