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教者:崔海燕复习: 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1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2 、水通电分解铁 + 氧气 四氧化 三铁点燃通电提问:我们判断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是什么?有新物质生成水 氢气 +氧气 第五单元 课题一 质量守恒定律板书: 一、提出问题: 在化学反应前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存在什么关系 ? 二、 作出猜想:m( 总反应物 ) = m( 总生成物 )?三 、实验探究 : 方案一方案二研究对象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蛋壳与白醋反应实验步骤1 、将 1 根用砂纸打磨过的铁钉与装有 CuSO4 溶液的烧杯共同称量,调节天平平衡 2 、拿下烧杯(砝码不用取下),将铁钉放入 CuSO 溶液中,静止观察铁钉表面颜色有什么变化。再将烧杯放到左盘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1 、将蛋壳与装有白醋的饮料瓶一起放在天平左盘称量,调节天平平衡。2 、拿下瓶子(砝码不用取下),将蛋壳放入白醋中迅速拧紧瓶盖,观察现象,再将瓶子放到左盘上称量,观察天是否平衡。反应前后天平是否平衡反应现象 平衡铁钉表面变成红色平衡蛋壳表面产生气泡 四、得出结论: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质 量 守 恒 定 律 的 发 展 史罗蒙诺索夫拉瓦锡 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将铅屑倒入一个特制的烧瓶,然后迅速将瓶口封死,给瓶子加热煅烧。待冷却后称量,反应前后的质量并没有发生变化。经过反复实验,无论燃烧的是铁、锡还是铜,结果都是一样的。于是他认为,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是守恒的。 21 年后,法国化学家拉瓦锡从实验中得到了同样的结论。拉瓦锡利用天平精确的实验也证明: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之和。这个重要定律直到 1777 年后才获得世界公认。 板书: 第五单元 课题一 质量守恒定律1 、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 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要注意:1 、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化学变化,而不包括物理变化。2 、质量总和的含义:很多反应有气体或沉淀生成,因此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包括“固体、液体、气体”三种状态的物质,且它们的总质量守恒,而不是体积守恒。3 、“参加”的含义:不是指所有反应物的质量,是指反应物中真正参加反应的那一部分质量。 讨论: 以水分解生成 H2 和 O2 为例,从化学反应中分子、原子的变化情况,说明化学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