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陶行知的教育理念转化后进生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也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改革开拓者之一。他毕生致力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我们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时至今日,仍有现实指导意义。他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是一座教育宝库,对当今的教育改革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觉得一个教师爱优秀学生容易,爱后进生则比较困难,因为他们有许多缺点,而缺点是不可爱的,但是有缺点的学生仍然是我们的学生。如何去践行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呢? 一、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如同良医用药:要对症下药,做到药到病除,也就是要找到“差“的病根。因此,首先要着手于“诊断”,对差生进行全面了解,全面分析,从中找到差生的根源及主要因素,了解差生的性格爱好,主要优缺点及落后的原因,学校、家庭、社会对他们的影响如何然后有的放矢,帮助他改正。如我所教六年 2 班的李小磊同学,平时学习懒散,上课经常打瞌睡,经常迟到,学习目的不明确,语文基础很差,作业经常不完成,字迹非常潦草,在许多方面对自己要求不严格,听不进别人的劝告,固执己见。找他谈话,他却闭口无言,自己也多次观察证实之后,不急于批评他,惩处他,而是摸索他的心理特点,发现他具有逆反心理并且胆小。寻找机会和他心平气和地谈,一次不够,二次,三次……,我连续找他谈话,帮他认识错误,当他有点滴进步时我就马上在班级里表扬他,肯定他的优点,帮助他树立自信心,逐渐改正缺点和不足,并以优异的成绩升入初中。二、用赏识催化积极表现 小学生一般都有很强的自我表现欲,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和引导,它会助长诸如自以为是、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心理的滋生。对于后进生,教师若能充分利用他们自我表现欲强的心理,加以积极引导,及时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采取优点激励法,使他们感到“我能行”、“我会进步”。这样,就可弹拨他们心灵深处的“情弦”,使他们的内心爆发出积极的感情,从而产生奋发向上的内在动力。 如我所教的二(7)班的赵毅同学,他从小倍受爷爷奶奶的溺爱,自理能力很差,别说是班级劳动了,可一次他在校园里他主动拾起一个包装袋,抓住这个契机,我在班级表扬了他,并对同学们说,我们已经长大了,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不要凡事依赖与父母,从那以后他在班级值日时非常积极,据说在家里表现也很好,不但能自己穿衣服,还帮助家人扫地擦桌子等同学们看到他的表现都纷纷告诉我,我再次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