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一【教材分析】本文是一名小学生对季老的访谈录。这一老一小,一个是德高望重学有建树的著名学者,一个是刚开始求学的小学生。他们俩在年龄、阅历、学识上有着巨大的悬殊,却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就阅读展开了逐步深入的交流。季老向苗苗提出了很多建议,不仅使苗苗受益,也使读者受到启发。【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学习本文一是把握访谈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感受阅读的乐趣,明晰健康成长的要求;二是继续开展关于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为口语交际、习作打好基础,逐步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识别三个生字,在字典的帮助下通读全文,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文章字句的意思。2.正确、通畅、分角色朗诵课文,把握人物言语的主要内容。3.从人物对话中获得如何学习的启示,在掌握学习技巧的基础上开展相关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教学重难点】在把握访谈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阅读的渴望性,帮助学生正确认知健康成长的重要性。【教学准备】1.收集季羡林的相关资料。2.课前要求学生罗列自己感兴趣的课外书清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谈话,初读课文。1.导入谈话,引出课题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们是否听说过一些著名作家呢?(叶圣陶、老舍等),那么你们有见过这些名声远扬的作家吗?有一位小同学不仅见过许多著名的作家,还采访过不少著名作家呢,这位小同学的名字叫做苗苗。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苗苗小同学是怎样采访季羡林老爷爷,再看看季羡林老爷爷是如何回答苗苗同学的提问的。现在让我们打开课本,来看看他们都说了些什么吧。(板书课题)二、细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1.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2.细读课文,看看苗苗同学和季羡林爷爷都交流了哪些问题。(阅读、偏科、学习外语和古诗文)对于读书他们又是怎么看的呢?(多读书,多写作,全面发展,努力学好外语,积累古诗文)重点围绕以下句子谈谈自己的感受:生 1:文学家鲁迅曾经讲过,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还是要多看书.(要写好文章,就要多看书……)生 2:21 世纪的青年,要能文能理.(全面发展,不偏科……)生 3:三贯通,这才是 21 世纪的青年。(兼顾中外知识,集古今百家之长,通过学习成为一个 21 世纪的综合性人才……)生 4:古文也很重要.我觉得,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这是季羡林先生对“贯通古今”的注解,也是他落实中华传统文化的方式……)3.结合文中的插图,进一步理解文中人物的年龄、背景、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