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余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方案 为全面提升我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教师转变教育教学方式,推动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教师〔2013〕13 号)和《松原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实施意见》(松教通字〔2014〕215 号)的整体部署和要求,现就我市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以下简称“提升工程”)制定如下方案。一、明确任务与目标,确保全员培训(一)总目标自 2014 年起至 2017 年止,依据吉林省教育厅、松原市教育局颁发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培训课程标准和能力测评指南等文件精神,以“国培计划”为依托,以混合式培训为主要方式,对我市中小学(含幼儿园)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全员培训,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实现专业自主发展的能力,全面完成我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与测试认证任务。(二)年度任务2014 年根据松原市教育局下达的培训任务,我市要完成中小学 1700 人的信息技术提升培训。2015 年至 2017 年底,再分两批完成全市中小学教师的培训任务。2017 年全市将组织开展项目考核评估、总结经验、提炼成果。(三)培训对象全市中小学和幼儿园的教师。凡男 55 周岁(含 55 周岁)、女 50 周岁(含 50周岁)以上的教师可自愿参加培训学习,但不列入测评对象范围。二、建立工作机制,精心组织实施(一)落实组织机构教育局在松原市教育局的指导下负责全市提升工程实施的组织管理,成立扶余市提升工程实施工作组织机构,即“提升工程”领导小组和执行项目办公室,执行项目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工程办”)设在扶余市教师进修学校。各中小学校长为提升工程实施的第一责任人,指定专人全面负责有关工作。(二)明确工作职责按照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方式,进一步完善市、校两级培训体系建设,强化信息技术应用骨干教师培训,打造一支教育理念先进、信息技术应用及研究能力强、覆盖各学科、各学段的骨干教师队伍和培训者团队,发挥示范引导作用,以骨干带全员,点面结合,确保全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全员培训任务顺利完成。1、扶余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培训工作的组织实施、质量验收、督导评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