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 能 建 设 论 坛 讲 稿----陈祥英 我的教学理念是努力做到寓教于学。“以文为本,寓教于学”,是指教师的教学时必须利用教材“文以载道”的优势,在教学中让学生在学到文化知识的同时得到思想道德的教育,达到“文道合一”,完成“教书育人”之使命。对于正处于青少年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高中阶段,我认为,作为一位优秀的教师,应该首先教会他们怎么做人,怎么处事,用什么的态度对对待生活中的种种问题。首先,老师要以身作则,自己身体力行,为学生树立好的榜样。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争取在活动中展现自己的价值,展示自己的风采,比如我自己,积极参加学习组织的各项活动其中有文学、体育、学术等。我在的影响之下,我班的学生也对学校组织的活动怀有浓厚的兴趣,对学校的运动会、文艺表演等踊跃参与,提早准备。当然不一定每次的成绩都是很理想,关键是学生在参加活动的时候养成了处事积极的态度。在集体活动中,也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其次,让学生了解作为个人际关系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指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和合作。在日常生活与教学之中要引导学生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第三,既要做好老师,也要好学生的朋友,引导他们做出正确的判决,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习对生活中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选择。比如知道同情和帮助残疾人是一个人的良好品德的体现,并养成主动关爱处境困难或者不幸人的行为。 古语说得好“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在教学育人的过程中,我们同样要重视这个问题。要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下学习和成长。而这就是我的教学努力方向,并让之成我的教学风格。在课堂上,我会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开拓一种课本外的思路,让学生多方面思考问题,探求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的思维方式;开发学生想象力,让学生在教室之中,仍然可以感受大千世界。爱因斯坦也说过:“一切创造性劳动都是从创造性的想象力开始的。”从而让枯燥的课堂更加有活力。在课堂外,我也建议学生多参加课外活动,同时也向他们强调,知识重要,身体更重要,要他们多参加体育锻炼。并向他们推荐了很多中外名著,使他们的课余时间更加丰富多彩。通过以上的寓教于学,劳逸结合起来的教学方式,而达到我因材施教,最大程度的发展学生潜力的教学目标。我要教他们的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