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课堂交给孩子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七巧板》教学案例设计【设计说明】:《七巧板》是《数学(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通过教学孩子们喜爱的“益智玩具”七巧板给学生渗透数学文化,提供给学生认识平面图形的丰富的素材,并使学生进一步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感受有趣的数学。本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立体图形、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的。主要通过操作、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历经平面图形的变化与拼组。【教学预设】教学内容:教材第 4 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七巧板的构成及用七巧板拼组三角形等学习过程,进一步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通过拼七巧板,摆给出的图案和自由摆图案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体会图形之间的关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初步获得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自己动手用七巧板拼出一个故事,在创新中感受图形的美妙。教学重点:进一步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学难点:用七巧板拼指定图形。教学准备:PPT 课件、实物展示台、七巧板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认识七巧板1、在猜图互动中复习旧知师:上节课咱们一起学习了几种平面图形,接下来老师会在屏幕上依次展示几种平面图形,同学们来大声地告诉老师分别是什么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上节课咱们还尝试着用学过的、同样的平面图形拼成学过的或者没有学过的其他平面图形,老师发现大家的兴致非常高。那么,今天咱们首先就一起来欣赏几组好玩的拼图吧。2、动画中引入新知视频播放(播放几组由七巧板拼成的有趣的图形,如下图所示)。 师:同学们知道这些漂亮的图案是由什么拼出来的吗?生:七巧板!出示整套七巧板,如下图所示。 师用儿童化语言讲述七巧板的来历:七巧板这种玩具是由一种古代家具演变来的。宋朝有个叫黄伯思的人,对几何图形很有研究,他热情好客,发明了一种用 6 张小桌子组成的“宴几”——请客吃饭的小桌子。后来有人把它改进为 7 张桌组成的宴几,可以根据吃饭人数的不同,把桌子拼成不同的形状比如 3 人拼成三角形,4 人拼成四方形,6 人拼成六方形……这样用餐时人人方便,气氛更好。 后来,有人把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