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 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户外用品分会常务副会长] 韩云钢中国户外用品产业发展概况相对品牌来说,户外渠道未来发展的变数可能更大。户外店的发展在经历区域连锁化的积累后,目前已开始向全国化连锁方向发展。全国化的连锁发展势必形成一种高覆盖率的营销渠道网络,从而能为品牌进入市场提供快捷、便利、大范围的通路。Overview of China Outdoor Products Industry Development户外用品,即为户外运动而生产的产品,主要是为参与运动者提供更好的安全环境及具有一定专业性质的实物型产品。由此而形成的产业,称之为户外用品产业,该产业是整个户外产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国的户外用品产业是伴随着户外运动的发展而产生的,据已知记录显示,早在1981年,德国的Big Pack品牌就已在南京加工户外产品,并有小部分产品流入市场。但由于这一时期的消费群以专业人士为主,专业化的销售渠道没有出现,也不具备形成体系化的产业链,因此仅仅可称之为产业的萌发期或我国户外用品的发源期。我国户外用品的早期发展20世纪90年代之前,国内尚没有专业的户外用品生产企业,运动者多半使用国外的户外用品。在大众消费者心目中,对户外运动以及户外用品的认知度几乎为零,甚至专业登山运动员也没有清晰地认识到这一产业的萌发。1990年以后,国内沿海地区开始出现一些户外用品生产型企业,这部分企业大多由原本为国外同类产品代工的加工型企业转型而来,产品虽然能够初步满足一定程度的户外运动需求,但是无论质量还是专业性都与国际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与此同时,欧美日韩的一些户外品牌开始以各种方式进入我国市场,并以其多年的经验和良好的质量迅速取得相当一部分市场。在户外用品店铺方面,广州、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先后出现一定的消费群,但由于产业链条没有完全形成,还不能称之为户外用品产业,只能说是传统体育用品行业中具有发展潜力的一个分支。这一状态在进入21世纪时被完全打破(图1)。本土户外用品品牌的形成2000年以来,我国本土的户外品牌开始大量出现,企业的品牌意识也大幅提高,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开始摆脱原本的生产型企业身份,形成了完全的品牌化市场运作模式。与此同时,本土品牌在市场需求下开始在产品推广、宣传方面加大投入,并相应地开始建设全面的销售渠道,扩大消费群体。国外品牌在这一时期呈现一定程度的分化,一部分专业化程度高的品牌在自身产品线的限制下,明确了自身的专业化发展方向,将消费群体确定为专业人士。而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