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周年庆演讲稿:我为党旗添光彩 (唱。“妈妈教我一支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支歌从妈妈心头飞出,这支歌已经伴随着妈妈走过了57 年的党员生涯。 妈妈是我认识的第一个共产党员,后来,我又陆续从电影里、书本上认识了刘胡兰、焦裕禄、杨善洲等优秀的共产党员,也了解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从建党之初的 53 名党员,到现在的约 8000 万,他们共同书写了中国共产党九十年的光辉历程。尽管在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的各个时期,涌现出的杰出党员数不胜数,但更多的共产党员却是名不见经传的。我们的后勤队长普光丽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共产党员。 她不是一个时尚的女人,却常常一天要换三套衣服。清晨,她身着简朴的生活装,和食堂采购员一起在靖安的乡集上采购蔬菜、食品;中午,她又会穿着洁白的工作服在食堂里忙碌;下午再见她时,可能又是身穿一套洗得发白的劳动布工作服推着小胶轮车帮着司炉工推煤、出渣。 后勤队一共 20 多人,担负着项目部近 300 人的后勤保障工作。除了“采、掘、机、运、通”以外的事全归她们管,琐碎而不起眼。由于人手少,工作战线长,身为一队之长的她,俨然成了队里的螺丝钉、万金油,哪里需要哪里去。从山下靖安的乡集到半山腰驻地的食堂、锅炉房、材料库,从分散在山野间的三个水泵站,到海拔 2700 多米的井口班中餐食堂、炸药库,都能见到她忙碌的身影。没有水,找普光丽;宿舍楼道的灯坏了,找普光丽;半夜里临时需要领用生产材料还是找普光丽……,不论大事、小事,只要找到她,总是很快就能得到解决。她的名字在项目部可以说是无人不晓。一直以来,我以为她就是我们的王进喜,后来方知,铁人也会泪沾襟。 那是项目部转移到昭通初期,她已经三个月没有轮休回家了,上初中的女儿来电话说:“妈,你再不回来,我和爸都不要你了。”而就在她安排好所有的工作,准备第二天回家时,突然又接到通知:由于生产任务紧迫,新招收工人的报到时间提前了。人员的增加,必然会产生许多后勤准备工作,她只好第 1 页 共 8 页又一次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那天,她破例早早地就回到了宿舍,连晚饭也没吃,一个人捂在被子里痛哭了一场。第二天,她又和往常一样面带着微笑,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 冬季本来就是枯水季节,低温雨雪天气也时常导致供电不正常。为了防止抽水管路冻结,确保食堂和洗澡房的用水,她和同事们不分昼夜,什么时候有电就得什么时候去抽水,每天都要在冰天雪地里步行几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