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者 张家芳制作者单位 湖北省罗田县九资河中学 1 、自主学习:字词处理,内容梳理。2 、合作学习:语言分析—美言赏析,难句疑析。3 、探究学习:主题初探—找主旨句(段),说感受,谈理解;提炼文章主题。4 、课后练笔:对课文进行仿写,缩写,改写,扩写,点评等;借鉴文章写法练练笔。5 、博学有道:做读书笔记,制作知识卡片,搜集关联阅读资料(文章)等。 • 小思, 1939 年生,本名卢玮銮,另有笔名明川,祖籍广东番禺。• 小思曾任多家中学中文教师, 1978 年任教于香港大学中文系, 1979 年起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已出版的作品有《路上谈》《承教小记》《不迁》《香港文纵》《日影行》及合集的《七好文集》《七好新文集》《三人行》等。小思从事文学研究工作,多次出任文学奖评判,参与各种文学活动。 • 席慕蓉, 1943 年生于四川重庆,祖籍察哈尔盟明安旗贵族。另有笔名萧瑞、漠蓉、穆伦•席连勃(蒙古语,即大江河)等。• 她写诗写散文,只是作为累了一天之后的休息,为的是“纪念一段远去的岁月,纪念那个只曾在我心中存在过的小小世界”。生命、时光、乡愁是她作品的内在主题,而对人情、爱情、乡情的细腻独特的审美描摹、委婉倾诉则是吸引读者们的奥秘。主要作品有诗集《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散文集《有一首歌》《成长的痕迹》《生命的滋味》《三弦》《同心集》《写给幸福》等。 • 1 、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感悟生命的意义。• 2 、品味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 3 、整体把握,比较两篇短文的异同。• 4 、学习托物言志、先抑后扬的写法。 (掌握文章如何借事借物说理,使学生能正确对待困难,在面对困难时要有不馁不躁、沉着应付的信心和决心) • 收敛( liǎn ):本课指收拢。• 聒聒( guō ):持续嘈杂,本课指不停地叫。• 宽恕( shù) :宽容饶恕。• 短暂( zhàn ) • 一丝不苟:( gǒu )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小的地方也不马虎。• 卑( bēi )微:卑贱微小,地位低下。• 上苍:上天。• 把玩:拿在手中玩赏。 • 3. 找出文中描写贝壳的那些优美的语句,体会作者对贝壳的感情是怎样的?你从贝壳身上看到了它什么样的高贵品质?作者这种写作手法是什么?• 1. 概述文章内容( 30-100 字),理顺文章思路。• 2.“”我 对蝉的态度前后发生了那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这种态度转折出现在哪里?这种写作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