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的心灵撒满阳光》——家长学校教案 济水南街学校 张文娟目前,我国多数家庭是比较注重家庭教育的,但其中也存在着一种倾向:重物质、技能、智力,轻精神、思想、德育。一句话,就是忽视了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这一方面是对家庭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足,另一方面也是方法不当引起的。 孩子的一生都受其家庭的教育或家风的影响,父母对子女的个性、爱好等等一切方面,最为熟悉和了解,因此教育具有更强的针对性。但是,有些家长认为:孩子是自己生养的,自己应该具有绝对权威。因此只要求子女绝对服从,教育时不讲究方法,稍不遂意,开口便骂,动手就打,造成父母与子女间的对立。还有的家长过分滥用对子女的感情,溺爱放纵,以致造成不良后果。家长应该充分利用与子女关系密切的特点,发挥父母的教育作用,注意克服不利的方面,使孩子健康成长。 那么如何才能做好孩子的家庭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呢?我想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谈谈:第一方面是德育教育。作为家长要从小培养和发展孩子热爱和关心父母、兄妹、小伙伴,进而扩展到热爱和关心学校、老师、家乡、祖国和人民的崇高感情。热爱和关心他人是一种高级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的行为表现,需要家长对孩子从小就开始培养。另一方面,家长应对孩子的行为及时进行评价,从理智上强化这种行为。现在的孩子普遍表现为自私自利,唯我独尊的公子哥或骄傲的公主现象比较明显, 现在家庭多为独生子女,父母如果对孩子过分溺爱纵容,就容易使他们形成散漫、任性、执拗、骄横等性格特点。 作为家长,在孩子的德育教育中应利用以下几种方法:1、言传身教法:家长直接以自己的言行举止示范于子女,用自己良好的思想情操、道德、规范的行为习惯,感染影响和教育子女.另外,父母不要把自己的缺点和不足随时暴露在孩子面前,否则,对孩子的反作用很大。倘若孩子染上了父母的缺点,再想纠正是极为困难的,于子女成长极为不利。 2、灌输法:在家庭中,从孩子懂事时起,经常对他们讲授一些道理。这种方法,能使孩子增强外界抵抗能力。孩子的思想,好似一片空白地,如果能在春天适时的播下真理的种子,到了秋季,就能获得丰收和喜悦。 3、互教法:就是父母和子女采取平等的态度,在德育教育中,互相帮助,互相讨论,互相启导的方法。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可能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如受教育程度、所处社会环境等影响,难免有不正确之处,这就要求做父母的,在教育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