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二节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课 型新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分析雨林的环境效应和生物基因库功能。2.理解雨林的脆弱性。3.了解雨林开发的背景和原因。4.辩证地理解雨林开发与保护的措施和问题。能力目标1.通过活动分析雨林环境效益问题,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2.通过讨论雨林开发与保护的措施和问题,培养知识迁移的能力和思辨性思维。3.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情 感态 度价值观认识森林保护的重要性,树立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意识,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教学重点1.雨林的环境效应和生物基因库功能。2.理解雨林的脆弱性。3.辩证地理解雨林开发与保护的措施和问题。教学难点理解雨林的脆弱性。辩证地理解雨林开发与保护的措施和问题。教 法讲述法、学案式指导、读图分析、案例探究等学 法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对比分析,练习教学活动安排1. 指导学生预习课文,完成学习材料2. 启发学生通过读图、资料分析理解雨林环境效应和脆弱性。3.一分为二地认识雨林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教 学 过 程复习导入新课一、森林的作用及现状1.森林的作用(1)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2)被誉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因为森林有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繁衍物种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作用。此外,还具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防风固沙等方面的环保功效。2.世界森林现状 (1)目前世界森林面积约 38.6 亿公顷,森林覆盖率仅为 30%。(2)现存的原始森林集中分布在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地区(图 2.17)。它们或因地广人25稀、自然条件严酷,或因交通不便、开发较晚,才免遭大规模破坏。 问题:为什么目前世界森林大多分布在低纬和中高纬地区?为什么中纬度地区森林分布较少?在人类历史之前,森林的分布主要受制于地形、气候与水文状况,除了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高寒地区可能出现沙漠、寒漠或草原之外,陆地的大部分面积皆为各类森林所布满。可是自从有了人类,情况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发展,人类对森林的破坏日益加大,特别是在中纬度的平原、湿润半湿润地区,人口较密集,森林受到的破坏更加突出,甚至有不少地方变成了无林区。(3)森林急剧减少现状及危害① 现状:世界森林面积减少的趋势仍在继续,特别是大片热带原始林正在遭到毁灭性的破坏。作为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