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第四课第一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教学设计 腾克中心校 吴全寿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对外开放带来的好处,理解并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过程与方法:通过列举事例说明我国要坚持对外开放。知识与能力: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认识对外开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辨证地看待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的关系。教学重难点:重点: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难点:认识对外开放的必要性教学方法:活动探究教学课时:1 课时教学过程:导入语:2009 年 10 月 1 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共和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国庆阅兵和群众游行,现在我们重温这一充满了豪情壮志与欢声笑语的时刻。(看视频“同一个世界方阵”)这是一支由 118 名国际友人组成的队伍,他们来自五十多个国家,代表了所有为中国建设做出贡献的外籍人士。这在共和国历史上是第一次,请问这与我国实施的哪一基本国策有关?学生:对外开放。教师:猜测一下,我们应该从哪几个方面解读我们的基本国策?学生:什么是对外开放?为什么对外开放?怎样对外开放?一、国策解读──由点到线,全面开放1.教师出示幻灯片:对外开放大事记了解我国对外开放的历史,明确我们开放的范围;知道我国的对外开放是有步骤、有计划在全国范围,面向全世界实施的开放。2.小组活动:我是发言人模仿发言人通过具体的事例进一步对我国的基本国策进行解读,明确我国的对外开放是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方面的全面开放,通过对外开放我们扩大了与世界的交流与联系,得出结论──对外开放的含义(出示幻灯片)二、对外开放──高瞻远瞩,必然选择1.谈古论今·交流:盛唐和圆明园情况对比。教师:思考:我们为什么会由盛转衰呢? 历史以铁的事实证明:对外开放的必要性(见课件)。2.回到阅兵式·看材料教师:我们吸取了历史的教训,于 1978 年制定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30年过去了,我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世界越来越关注中国,60 周年庆典中国再次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出示材料:阅兵式当天,人们通过不同的方式观看)得出结论:现代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使地球变得越来越小,地球越来越成为一个“地球村”,增进了世界各国人民的交往,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教师:你能从我们生活的周围感受到这种联系与交流吗?学生:举例(略)总结:我国积极、主动参与国际事务,上海世界博览会获得了与会人士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