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穿石的启示》——导学案教学设计大庆市直机关二小学高金永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感悟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学习这种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精神。3、能初步感受本课正反说明、事例说明的写作方法。教学重、难点:能感悟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学习这种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精神。教学准备:学生:搜集具有“滴水穿石”精神的人和他的相关资料。老师:制作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读下面的成语,要读的有感情滴水穿石 接连不断 锲而不舍 日雕月琢 微不足道 持之以恒 翻山越岭 坚持不懈 孜孜不倦 炉火纯青师评:太厉害了,大家读词就读得字正腔圆,还把自己的理解融入到朗读中,真了不起。同学们,好多成语都是从自然现象中引申而来的,比如滴水穿石就是。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来说说这个现象。如果能用上上面的成语就更好了,来,老师给你一点现场感。师:你说得既完整又生动,如果请你去做太极洞的导游员,一定没有问题!同学们,如果说水滴是有精神的,那什么就是水滴的精神?生齐:目标专一 持之以恒(板书)【过渡】同学们,自然界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人呢!课文第三自然段就给我们列举了三位像水滴那样的名人故事,他们分别是——一起说吧。(□人物肖像图)二、学习新课1、默读课文,说说这三位名人身上的“滴水穿石”的精神具体体现在哪里?2、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3、学完课文,你还有疑问吗?小组内交流。老师有两个疑问合作探究第三题(□)预设 1:课文为什么要列举三个名人的例子,可删减吗?(不可以,他们是古今中外的代表,更有说服力。用举例子的方法来说明自己的观点,这样的方法叫做事例说明。(师板书:事例说明)预设 2:课文已经学完了,可我们对雨水这一自然段却只字未提,这个自然段是不是多余的呢?师:(点击课件),请同学们快速浏览一下,说说雨水和水滴的不同之处。生:水滴能够滴穿石块是因为它有“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精神,相反的,雨水却不能把石块滴穿是因为它没有这种精神。师:作者举了一个正面的例子和一个反面的例子来说明,这种写作方法就叫正反说明。(师板书:正反说明)三、当堂检测 1、李时珍 ,爱迪生 ,齐白石 (谁) ,他们都是靠着“ ”的精神,才最终取得成功的。 2、 什么是“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呢?它是在困难面前 ;它是在失败面前 ;它是在成就面前 ……四、小练笔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滴水穿石”精神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