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中国人失掉失掉自信力了吗自信力了吗作者:鲁迅作者:鲁迅 写作背景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号 , 日本占领我东三省,国民党采取不抵抗政策。国民党官僚、政客和社会“名流”却多次举行“法会”求神拜佛祈祷解救国难。悲观失望的情绪笼罩国统区上层 , 蒋介石有“三日亡国”的论调。 1934 年 8 月 27 日上海有影响的《大公报》也借《孔子诞辰纪念》的社评,公然提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民族的自尊民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焉无存”。舆论是行动的先导,亡国先亡心。正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针对舆论界的悲观亡国论调,为鼓舞民族的自信心,鲁迅先生写了这篇杂文。 慨叹玄虚 搽诓骗怀古伤今为民请命有所感触而叹息。用使人迷惑的形式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哄骗。涂抹为人民保全生命或解除困苦。追念古代的事情因现在的事而悲伤。kàixuánkuāngchá 文章体裁文章体裁① 议论文:就是通过事实 材料和逻辑推理来阐述证明自己的观点,表明赞成什么或反对什么,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② 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方法。③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摆事实)、道理论证(讲道理)、引用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 1 、议论文从论证方式上看,可分为: ①立论文——在论证过程中,通过论述逐渐确立自己观点的过程。一般:摆观点——论证——重申观点 ②驳论文——批驳别人错误观点的过程。一般:摆敌观点——批驳——树自己观点——论证——重申观点(或得出结论、深化观点) 三、驳论文知识驳论文写作思路 树靶子 打靶子 摆敌论 论点 驳敌论 论证 立观点 证明自己 观点由以上可知,全文共 9 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 1-2 ):摆敌论,树靶子。第二部分( 3-5 ):驳敌论,打靶子。第三部分( 6-9 ):立观点,证观点。( 一 ) 摆敌论点论据论据论点 ----两年前 :不 久 :现 在 : 自夸“地大物博”寄希望国联一味地求神拜佛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课文分析朗读<1--5>段思考:对方的论据和论点各是什么? ☆ 揣摩第 1 段话,三个副词“总”、“只”、“一味”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不能。1 、“总”突出了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洋洋自得、自我炫耀的样子;2 、“只”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国民党政府求国联有如抓救命稻草,仰人鼻息之状跃然纸上;3 、“一味”则突出了国民党政府深陷神佛而不能自拔的样子。 文中反复承认“是事实” “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