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两数学极分化现象的成因与对策研究调查问卷分析 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两极分化现象的成因及对策,培养学生兴趣,拓宽学习途径,开发有效资源,改进课堂教学模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我做了一个问卷调查。 调查方法与范围1、调查方法:根据研究课题,设计调查问卷。2、调查范围:榆中街小学二年级 2 班学生,随机抽调 40 名同学参与答卷。 3、数据汇总:学习兴趣浓厚一般不感兴趣48.6﹪38.1﹪13.3﹪学习方法比较科学 比较恰当不恰当40.5﹪50.3﹪9.2﹪对教师教学情况的评价很满意较满意不满意40.5﹪42.6﹪16.9﹪家庭教育环境的评价良好一般不好56.8﹪38.1﹪5.1﹪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主要因素自身品质 学科教师 家庭家长69.3﹪18.1﹪12.6﹪调查分析:从调查结果看,学生出现成绩两极分化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学习的兴趣、学习习惯和方法及家庭教育、自身素质等各方面的因素都是导致两极分化结果的重要原因。 1、学习兴趣的缺乏和学习意志的薄弱是造成分化的主要内在心理因素“兴趣真是一种神奇的力量,它能让人从平实中发现瑰丽,从困难中奋然而起,它能赋于人以热情和毅力,它能增加人的勇气和信心。” 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主要取决于学习兴趣和克服学习困难的毅力。2、学生学习方法欠佳,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不得法,这样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进步,进而影响他们的学习信心,陷入恶性循环后,往往花很大的力气也无法挽回。在学习过程中注重课前预习、课堂听课、课后复习、完成作业等环节,复习、作业两个环节主要是通过反复记忆和多次重复做练习题获得知识,这种简单机械的重复消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降低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繁重的学习负担,强大的学习压力又在拉紧着学生神经,使学生不想学又不得不学的矛盾冲突不断积压,不断膨胀,对其心理发展产生极大的冲击,学生的厌学、恐学情绪持续增长,即使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来说,长时间缺少变化的学习活动同样难以承受。 3、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能力评价方式存在一定问题。如果教师教学不得法,不严格遵循课堂教学规律、全面贯彻教学原则;教法单一呆板,只注重知识传授,不注意能力培养;只注重讲解,不注重实践,这样持续下去,学生就很自然地只满足于学好课堂知识、会做习题,而实际上没有达到熟练掌握,形成技能。时隔不久,巩固不牢,就会遗忘,掉队现象,在所难免。 教师在评价上存在偏差,对积极发言的学生,能力强的学生褒奖有加,而漠视那些成绩偏低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