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转)好课的标准VIP免费

(转)好课的标准_第1页
1/5
(转)好课的标准_第2页
2/5
(转)好课的标准_第3页
3/5
对好课标准的再认识 对于好课标准的一般认识至少包含以下几点:课堂进展流畅,教师的引导富于技巧,学习的结果令人满意。教师们往往追求课堂开展顺利的教学,看重学习的结果,然而,我们也必须看清楚:此类“好课”背后往往隐藏着更深的问题。 一、顺利的课堂缺少什么 教师的精心准备虽然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扫除障碍,保证课堂进展顺利,但是学生学习的过程体验可能就大不一样了。学习任务的难度过大,往往会挫伤学生的信心;过于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也会削弱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挑战欲望。在一些看似流畅的课堂中,很多教学行为往往暗藏着问题。 1.干预过度,压缩了学生的自主空间 在信息技术课堂,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 场景一 教师巡视,观察学生自主学习或探究操作。一旦发现个别学生还没有达到教师的期望,教师会立即进行方法提示。 场景二 教师巡视,观察学生的作品创作,一旦发现优秀的作品,就会进行并全班展示、点评。 上面两种场景可能会得到听课教师或评委们的认可,因其关注了个别,体现了即时评价的引导功能。然而,这种认识的着眼点是教师的行为,而不是学生的学习活动。当学生沉浸于某种探究活动中的时候,教师应该让这种探究持续下去,不应该随意打断学生的思路,否则学生自主活动的过程就不完整。同样,优秀作品的展示也是对其他学生思路的一种干预,最终将学生拉到模仿的路上。作品的展示点评是必要的,教师也要寻找一些存在问题的并且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与学生共同分析其存在的不足,学生思维过程得到自然延续,这样做才抓住了问题的本质。 2.互助学习,退化为信息的单向传递 很多教师在设计教学时,为了突破一些难点,会采用异质同组、小组协作的学习策略。一些基础差的学生得到同伴的帮助,最终也能比较顺利地完成任务。不过,细心观察课堂则会发现,这种协作往往是小组长的讲解或优秀学生的操作演示。基础差的学生被动模仿,习惯差的学生坐享其成。教师也会强调小组内的讨论交流,然而总是个别优秀学生才能取得发言权,其他学生的思维往往停滞不前,所谓互助学习便退化为一种信息的单向传递。 互助学习从来都不应该被否定,但互助学习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没有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探索尝试,个体收获从何而来,交流从何谈起?唯有被动接受。 3.分层任务,无法消解学生的基础差异 学生的差异客观存在着,教师往往会设计一些分层任务,以满足不同基础学生的需求。下面的任务设计是很多教师经...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转)好课的标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