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年高考政治生活主观练习题集锦(按行为主体分类)一.公 民1. 2011 年 1 月,《人民日报》以“社会好与坏,居民说了算”为题对天津城市基层民主建设经验进行了介绍:一是综合评价社区居委会及其成员。2010 年河西区 178 个社区居委员会接受了 9960 名居民代表的民主评议。二是建设社区居民参与评议监督机制,将知情、表达、决策、监督权全部交给居民。尖山街辖区一个大院 138 户居民家暖气不热,居委会在听取居民意见后,约请各方代表共商解决办法,督促有关单位改造了输热管道,是公开与居民利益密切相关的事情,遇到难题充分与群众协商,和平区尚友里有 200 多辆车,而车位仅 130 多个,为解决挣抢车位的问题,居委会邀请个方代表召开恳谈会,听证会、促成了问题的解决。 运用公民政治参与的知识,说明上述经验的政治意义。( 12 分) ① 有利于实现民主监督,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② 有利于推进民主决策,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③ 有利于加强民主管理,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调动公民参与管理公共事物的积极性;④有利于扩大基层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2.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中国公民在行动:——在创建“低碳城市”的活动中,市民甲建议政府将一定区域划定为管制区域,除公交、工程抢险车以及特种车辆外,其他机动车一律禁行;并发展公共自行车系统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补充。——市民乙在当地环保局网站上查阅了国家环保总局《“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查办法》和《某市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由于找不到汽车尾气排放的监控数据,他直接打电话向环保局索要相关的信息,并要求环保局及时公开这些信息。——市民丙在网上留言说:我们每个人要用自己的行动对国家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我们付出的每一分努力,都将在不远的将来获得回报,即使在我们离开这个世界之后,也会留下深深的足迹。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我国公民如何进行“政治参与”。 (10 分)①、市民甲的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了信息资源,说明了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②、市民乙打电话向环保局反映自己的意见和要求,体现了公民通过信访举报制度行使监督权。②、公民丙网上留言:“用自己的行动对国家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同时会得到回报”,体现了公民的政治参与要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3、为户籍管理立法是近些年来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