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二课时教学设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韵文,讲的是一群“小画家”在雪地上画画的事。诗句节奏鲜明,音调和谐。“小画家”,就是小鸡、小狗、小鸭和小马;“画画”,就是它们在厚厚的雪地上留下脚印。小鸡、小狗、小鸭和小马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不同,说明它们的脚趾形状不同。青蛙没有参加“画画”,说明青蛙有冬眠的特点。学情分析 新的时代对孩子的要求更高。要求他们不仅要有知识,还要有自主学习、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放在首位,把学生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他们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引导、组织他们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读说的能力。教学方法图文对照、读中感悟、思维拓展课时目标 1.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图文结合认识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知道青蛙冬眠的特点。 2.练习复述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复习巩固第一课时所认生字 2.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教学难点:正确区分小鸡、小鸭、小狗、小马的脚印教学过程一、复习字词,导入新课1、出示课件、依次检查生字,认读词语。(1)学生自愿认读。(2)开火车读。(3)齐读生字词。(4)男女生比赛读。2、出示课件导入新课。 3、指名朗读课文,齐读课文。 4、出示课件:谁还记得我们上节课认识的两个标点符号?感叹号和问号是句号的兄弟,也表示一句话的结束。现在,大家数一数,课文中一共几句话?二、层层递进,引导初读 1、自读课文:小朋友愿意读那句话都行,老师引导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习第一、二句。 (1)先让学生自己读,体会感叹号的读法。 (2)我们这里也下过雪了,当时大家是怎么说的?引导学生读出喜悦、惊喜的心情。指名读。(抛纸片体会下雪的心情)(出示课件欣赏雪景) 2.思考回答:雪地里的一群小画家是谁?(出示课件) 3.理解“一群”。 课文里的“一群”是多少呢?一个人能称“一群”吗?两个人呢? (举例,老师让四名同学到讲台上让同学们说句子,体会“一群”。) 教师小结:三个以上才能称“一群”,你们听过的“三五成群”就是这个意思。 4.小画家们都画了什么?(“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那么小鸡会画画吗?(小鸡踩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像竹叶。老师引导学生说话,知道小鸡脚印的形状。5.老师出示课件,让同学们把(小鸡踩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像竹叶)加入课文里说话。让学生观察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