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辅导个案分析 一、基本情况:小杰,男,小学五年级学生。经过一段时间或侧面了解或正面接触观察,我发现了我所教对象的几点不足:(一)以自我为中心。他顽皮、好动,喜欢接老师的话,而且总在当面或背地给同学或老师起绰号。(二)独立性不强,过于依赖。这点体现在他在做作业时总需要有人监督他,如果没人监督,他就不写,理由就是“忘记了”或“我不会做”。(三)比较任性,固执。你给他讲道理,他听,但过后照常。(四)注意力不集中,好玩。这是大多部小孩子的共同点,他也不例外。上课,他总能想出一些与课堂内容无关的事出来做做。譬如:拿卡片出来玩,找同学说话或一个人在本子上乱画,还有看其它的书籍等等。(五)学习习惯不好。这主要表现在对学习不感兴趣,有目标但缺乏毅力。二、分析思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可塑性很大,只要对他们进行细致地了解和具体地分析,抓住他们的优势和长处,就可以此为突破口,实施有效的教育方法。从小杰的情况看,性格在某种程度上讲是天生的(从某种意义讲跟遗传有关),或是由于家庭、社会等因素造成的,在短时间内是难以改变的。以自我为中心,是一种狭隘的、不健康的心理表现,是部分青少年身上存在的普遍现象,而不是个例。其主要原因是没有树立正确的理想,价值取向发生偏差。不守纪,单纯地从她身上看,有两种情况:不是完全的无理取闹,可能是在认真听课的前提下发生的;起绰号也说明他乐于观察、思考,能较为准确地抓住人的特征,是个聪明的学生。对待学生不能简单、武断地下“好与坏”的结论,某些做法也可能是现代青年学生不加分析判断而追求的另类呢。从小杰的情况分析,他的所作所为只是爱出风头、卖弄小聪明,迫切想表现自我的一种方式。三、帮助方法:在帮助学生过程中,我想最重要的是肯定对方的优点,在优势中寻找弱势,在缺点中寻找闪光点,以激励为主,批评教育为辅,从抓住特点、抓好重点、狠抓难点入手,帮助其克服缺点。我主要采取以下三种方法同时进行:(一)热情谈心。通过这种方法了解他的思想变化情况,多鼓励,少打击;多表扬,少批评;多关心,少冷淡。其目的是调整心理、平和心态,使他能正确地认识和看待自己及周围的人、事。首先,我找了几个平时和他接触比较多,比较好的几位同学,进一步了解他在学校、在同学中间的情况,并鼓励同学要积极、热情、诚恳地接近他、帮助他。其次,与本人谈,通过面对面地坐下谈,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