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 5 电解质溶液方面试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金点子: 本策略内容主要包括: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水的电离和溶液的 pH、盐类的水解三部分。从近十年的高考试卷来看,水的电离与溶液 pH 的求算、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离子共存,是高考中常考不衰的热点内容。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有关与溶液有关的废水分析与处理问题,将会与离子共存、pH 求算及中和滴定一起融入未来的高考试题中。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可通过平衡状态分析法进行比较分析。2.溶液的 pH 计算酸可直接计算,碱可通过 pOH 转换成 pH。 pH= -lg{ c(H+)} ,pOH= -lg{ c(OH-)},pK w= -lg{ K w}。25℃时,pH + pOH = 143 .盐类水解的应用经典题: 例题 1 :(1999 年上海高考题)把 0.05 mol NaOH 固体分别加入下列 100 mL 液体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最小的是 ( )A.自来水 B.0.5 mol· L-1 盐酸C.0.5 mol· L-1 HAc 溶液D.0.5 mol· L-1 KCl 溶液方法:导电性强弱决定于什么?是解答出此类试题的关键。一般说来,金属的导电性决定于单位体积内自由电子数,电解质的导电性决定于单位体积内自由移动的离子数,也即自由离子的浓度。捷径: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最小,也即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浓度变化最小。选项 A、C 均有弱电解质变成强电解质,离子浓度增大。选项 D 由于加入 NaOH 固体,增大了离子浓度。B 中NaOH 与含等物质的量 HCl 的盐酸反应后,溶质由 HCl 变成 NaCl ,离子浓度不变,导电性几乎不变。故选 B。强弱要分清、浓度是关键。若不注意强弱电解质问题,此题极易误选答案 C。总结:导电性问题是生产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其导电性不仅有溶液中的导电,还有金属与非金属(如石墨)的导电。此类试题一要注意自由电荷的浓度;二要注意两类导电物质本质不同,金属的导电为物理过程,而电解质溶液的导电实际上是一电解过程。例 题 2 :( 1992 年 全 国 高 考 题 ) 相 同 温 度 、 相 同 物 质 的 量 浓 度 的 四 种 溶 液 :① CH3COONa②NaHSO4 ③NaCl ④C6H5—ONa,按 pH 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④ > ① > ③ > ②B.① > ④ > ③ > ②C.① > ② > ③ > ④D.④ > ③ > ① > ②方法:溶液 pH 的大小由两种情况决定,一是电解质本身的电离,二是水的电离,而水的电离程度的大小又决定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