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资源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随着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体制与目标越来越受到严峻的考验,特别是在基础教育阶段。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不仅设置了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计划框架,而且强调学校和教师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形成具有良好适应性的丰富教学模式。这些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资源的状况。因为从本次课程改革的目标来看,要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倡导学生动手实践、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就必须开发利用校内外一切课程资源,失去这个资源,课程将失去活力。课堂上如何利用课程资源,体现了教师能否把“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理念转化为实践的能力,也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益与成败。课程资源是为实现课程目标服务的,课程目标决定了课程资源的内容和来源。教学中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现状对教材知识进行整合,使其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应注意教学内容与学生求知需求之间的匹配问题,力求用学生的眼光来读教科书、看教材内容,充分开发课程资源,才使教学收到了良好效果,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教育价值。 教师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影响教师课程资源创生能力的因素包括 课程资源意识,教育理念,思维的角度和方式,课程资源创生情境 。课程资源建设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是 过分强调条件性课程资源,素材性课程资源被埋没,把教科书当成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及课程实施过程中,要发现、吸纳、接受、加工、存储课程资源信息。课程资源的筛选,必须照顾到各地的不同特点,因地制宜,灵活多样。要在充分理解课程标准的前提下,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筛选加工,这就要坚持因地制宜。不能仅凭经验去找资源、用资源,要对学生进行研究,根据学生经验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去开发。挖掘新课程资源,应重在校内和校外领域研究探索。校内课程资源,除了教科书以外,还有教师、学生,师生本身不同的经历、生活经验和不同的简历、学习方式、教学策略都是非常宝贵的非常直接的课程资源,校内各种专用教室和校内各种活动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校园文化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在育人方面具有独特的魅力,是新课程改革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校园文化课程资源来影响教育学生,这已不再是新的课题,只有认识到它的教育价值和功能才能有效地在教学改革中得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