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树立的五种意识★自我反思意识★以学生为主体意识★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动态生成意识★质量、效率意识一、自我反思意识对照新的课程理念来看待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不难发现,这些课堂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弊端,概括来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以教定学;2、以本为本;3、教路单一;4、学法单一;5、目标单一;6、问题单一;7、评价单一。综上所述,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以下几多几少:教师讲解多,学生思考少;一问一答多,探索交流少;操练记忆多,鼓励创新少;强求一致多,发展个性少;照本宣科多,智力活动少;显性内容多,隐性内容少;应付任务多,精神乐趣少;批评指责多,鼓励表扬少;二、以学生为本意识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是有效的教学。因此,我们必须加大对学生“学”的研究力度,通过加强对学生“学”的方面的探讨,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使学生变被动地接受为主动地获取,变学会为会学,变苦学为乐学,也就是要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积极转变角色,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舞台。2、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体验数学3、满足学生的需要。三、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在新课程背景下,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教师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教材内容生活化 数学学习的基础首先是学生的生活经验。 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策略之一,就是把数学与儿童原有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起来,使他们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学起来备感亲切、生动、真实,也容易激发兴趣。现代数学教学在教学设计上很重要的新理念,就是要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的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解和发展数学,密切数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二)静态知识动态化作为教师应该用好教材,用活教材,要根据优化课堂教学的需要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根据教学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把课本中的例题、讲解、结论等书面东西,转化为学生能够亲自参加的活生生的数学活动。即教学中要重视概念的抽象过程,公式的推导过程,法则的归纳过程,规律的概括过程,结论的综合过程,思路的分析过程等,不但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三)教学内容弹性化一般来说,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可以在以下方面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