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教学反思龙山中学 李玲这一年来,自己参与了初一年级四个班的历史教学,收获甚多,使我对新课标“以学生学习为主、教师教学为辅”的教学要求理解得更加透彻,贯彻得更加全面,渐渐适应了将课堂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明朝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主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增加历史课的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最强劲的动力。《明朝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这一课,我将它设计成多媒体教学的形式,在教学之前,我先选择了一段郑和下西洋的动画视频播放给学生看,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走入课堂,通过老师的讲解亲自动手制作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路线图。本节课主要讲述郑和下西洋方面的历史,以多媒体教学为手段,通过引导、设问、识图、讨论、主题探究、分析等方式,突出了以人为本,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理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识图能力、理解能力以及综合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初步学会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要多角度、多方位、客观全面的分析问题。第二,通过材料比较使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明朝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难点是郑和下西洋的特点及其意义。在此我将其设计成幻灯片表格的形式,组织学生通过表格的对比学习总得出郑和下西洋的特点(比如时间早、次数多、规模大等特点),让学生根据表格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在目的与性质、历史影响方面的差异,分析明清时期我国远洋航海事业与西方相比从先进转为落后的原因。然后让学生根据表格对比学习得出郑和下西洋的众多特点中结合所学知识得出郑和下西洋的意义——郑和下西洋是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不愧为世界杰出的航海家。第三,从历史事件中寻求历史事件的现实意义。比如联系当今我国与各国友好往来的对外政策,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郑和下西洋对于我们今天正确处理国际关系的借鉴意义。以上是我设计本课的一个简单思路,接下来大家就和我一起分享我的一些成功体验吧!一、成功体验:1、要想使一堂历史课生动起来、丰富起来、作为教师自身必须要深入挖掘教材,并对教材以外的教学资源进行挖掘与开发。在这个挖掘开发的过程中,我们会不断发现令自己都激动不已的信息资源,让历史课堂无限延伸,引发学生的探究与思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独出心裁,将本课的重点、难点问题化,并利用表格进行比较,这不仅会提高我们自身的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