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来了教学目标: 1、围绕“秋天的景物”,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感受、表达等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注意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并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兴趣。 3、注重训练学生理清思路,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观察图片或景物,并把它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教学难点:学会抓住特点写秋天。教学过程: 一、 观察体会,感受秋天的特点。 1、 导入秋天。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同学们,老师刚才朗诵的这句诗,大家知道写的是什么季节吗?对,秋天。诗里写的是“橙黄橘绿”——水果成熟了2、 感受秋天。 下面我们来看一段反映秋天的景物的图片。(播放多媒体“秋天的景色”。) 从图片中大家看到了哪些景物呢? 同学们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见闻。(有蓝天、白云映照着平静的水面,城市里街道两旁金黄的树叶,山上火红的枫叶,果园里成熟的果实,农田里成熟的瓜果、丰收的粮食等等。) 3、 把握秋天的特点。 除了图片中反映的“秋天景物”之外,根据大家的观察,你自己觉得秋天是什么样的呢?(老师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于秋天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二、 激发想象,描绘心中的秋天。 1、秋天像一首诗,秋天像一首歌,秋天像一幅画,秋天像一个美丽的童话。古人说“万美之中秋为最”。同学们,你们心中的秋天是什么样的呢?(老师激发学生尽情地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 提示:视觉上——秋天是美丽的季节;秋天的天空很蓝、云很白;秋天是金黄色的(树叶);秋天是火红色的(枫叶)、、、、、、 感觉上——秋天秋高气爽、气温不冷不热;秋天刮风下雨后会很凉;秋天人们会多穿些衣服;、、、、、、 概括地说:秋天是成熟的季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天是从炎热走向寒冷的桥梁、、、、、、)2、同学们,我们经历过很多个秋天了,大家可能也参加过“秋游”活动吧。请谈谈你心中印象最深的一处秋天的景色。 老师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可以是旅游景点、农田、山野、校园等等,老师要指导学生最好是说出自己亲身所见的秋天的景物。当然,学生如果说的是间接的见闻或加上合理的想像也要给予鼓励。) 3、启发学生用最贴切的语句来描述“秋天的景物”,注意运用平时积累的优美语言和词语。 大家平时见过哪些描写秋天的词语呢?(如:一叶知秋 、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秋风萧瑟、秋风扫落叶、北雁南飞、、、、、) 同学们一定也会背诵一些描写秋天的诗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