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09高考试题总体评析详版1VIP免费

2009高考试题总体评析详版1_第1页
1/9
2009高考试题总体评析详版1_第2页
2/9
2009高考试题总体评析详版1_第3页
3/9
2009 年高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分析 2010 届高三文科历史学习备考建议汉口铁中 明道华(特级教师)一、试题特点 2009 年高考文科综合湖北卷(即 2009 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卷Ⅰ)历史试题与 2008 年相比,整体思路和基本布局保持不变,基本题型、试卷长度、学科配分、跨科题量等相对稳定,命题继续注意学科性与综合性的有机统一,着重考查“与现实问题相联系的基础的、核心的、可再生性的学科内容” ,主要呈现出如下特点:1.注意文史常识,强调历史概念近年高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十分重视对学科素养、历史意识的考查,直击学科必备常识,培养深沉历史感已成为命题目标之一,表现在本套试题中,文史常识、时空观念、阶段特征涉及较多,第 12 题考姓氏来源,第 13、14 题考查区域性和阶段性文化特征,选择题几乎题题要求从时空概念入手,灵活领悟阶段特征。甄别专用名词内涵,缜密学科思维也是命题的追求之一,第 17 题涉及“夷”“ 天朝上国” 等历史名词,第 21 题涉及“共和主义” 等四个具有特殊含义的政治概念。2.重视基础主干,强化材料识读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旨在准确地测量考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具有的学习能力,作为选拔性抽样考试,虽注意知识板块所占比例,并不着意考虑学科内容覆盖率的大小(参见本文所附《近三年高考文科综合湖北卷历史试题在知识板块方面的分数分配对比表》),在保持学科特点的前提下考查主干知识是一贯原则。本卷历史学科客观题较多涉及中国传统文化、文明碰撞与共生、转型时期社会特征等,主观题着重考查国际贸易和世界一体化、税制变革和中国现代化专题。在具体史实的考查上,往往采取背靠教材的呈现方式,引导考生从微观史实角度发掘史学含义,如第 13~17 题较明显地照应了现行教材,但答案需要在对诸多历史概念和历史现象的联系比较中抉择,这一过程又往往促使考生加深对历史阶段特征和历史规律的理解。其中第 17 题揭示中国近代对西方殖民者的称呼从“夷人”到“洋人” 的转变的关键原因不是自醒而是被迫,客观上可看作是对教材从主张“师夷” 到兴办“洋务” 的话语改变的成因的补白。材料认知能力是治史的基础,而提供多样化的情景材料,使老问题亮出新视角既体现了学科特性,又是让命题做到开放鲜活的主要途径。历史题十分重视解读、判断和运用材料,给出材料,获取信息,灵活大胆地解决问题。本卷历史题对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的考查所赋分约占 50%(参见本文所附《2006~2009...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09高考试题总体评析详版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