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4 时计时法》 石家庄外国语小学 张薇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 24、25 页。教学目标:1、在读电视节目预报表的活动中,经历了解 24 时计时法的过程。2、了解 24 时计时法,知道 24 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关系,会进行两种计时法间的转换。3、感受 24 时计时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生活能力。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设计意图课后反思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一)录像引入师:生活中我们常会发生和别人约定见面的事,老师这就有一段有段约会的录像,咱们一起来看看吧。<播放录像片断 1:两学生约定明天 7 时在学校门口见面,可第二天早上 8 时一人却迟迟未到>师:约好了时间和地点为什么两人却没能准时见面呢?生讲述原因。师:俩人没能见面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咱们接着来看录像。<播放录像片断 2:两人通过电话对话>(二)揭示课题。1、认识普通计时法。师:现在明白两人为什么没能准时见面了吧!一天中有 2 个 7 时,分别是早上 7:00(板书)和晚上7:00(板书)。你能说一个像这样带有时间词的时刻吗?生举例,师选择性板书。创设与学生生活 密 切 相 关 的 情境,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使学生初步 感 受 普 通 计 时法,同时体会到 24时计时法产生的必要。在以前的学习和本课的教材中都未曾提及普通计时法,所以设计此环节使学生认识普通计时法,同时结合 录像,感知时间词 教学环节设计意图课后反思师:像这样表示时间的方法就是普通计时法。(板书:普通计时法)2、点明课题。师:除了普通计时法外,生活中还有一种计时方法,这就是我们后面要认识的 24 时计时法。(板书)二、读书探究,学习新知。(一)引导学生读书。师:请大家打开书 24、25 页,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读书前咱们先来看阅读提示,谁来读一读。<出示阅读提示>看书后教师组织学生同桌间相互交流。(本课知识点多,所以设计了“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你认为重要的地方”这一阅读提示。此时教师可以对阅读提示进行讲解,使学生明白要画什么,怎么画。)(在指导学生读书时,教师要去巡视,并且要注意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去读,使学生在感知了 24 时计时法后再去理解两种计时法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二)学生在交流、讨论中加深理解。通过电视节目预报表,认识 24 时计时法。 (在此环节的交流中,教师要主要指导学生如何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