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 农业展望2010 年第 1 期产 品 预 测产 品 预 测1国内食用油市场和油料生产1.1国内食用油供给充裕, 对外市场高度依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我国每年需要消费2400 万~2500 万 t 油脂, 而且这种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 国内真正可以自己生产的食用油不足 1000 万 t,不到总需求的一半。 这些榨油原料主要是油菜籽、大豆、 花生和棉籽, 另外还有一些小品种油料作物。2009 年我国进口大豆超过 4000 万 t, 折成豆油 770万 t, 加上国内自产油料榨油, 仍然有 800 万 t 左右的缺口, 这一部分主要依赖进口。 即使不考虑国际市场在价格方面的优势, 国内市场供给的 60%~70%也要依赖从国际市场进口, 这也是我国食用油市场价格总是跟随国际市场浮动的原因。 在高度依赖国际市场背景下, 我国食用油供给相对充裕。1.2国家收储政策和生产鼓励政策目前油脂加工企业原料和成品库存均比较充裕,国内油脂市场供应是有保障的。 另外, 2008 年以来,国家对大豆、 油菜籽实行临时收储政策, 在保护农民利益的同时, 国家掌握了大量油料库存。 2008 年国家先后 3 次下达 150 万 t 菜籽收购计划 (折合菜籽油 50 万 t), 2009 年 4 月份国家首批下达了 400 万 t临时收储菜籽收购计划, 折合菜籽油 120 万 t, 9 月份国家再次下达临储菜籽油分地区收购计划 33.33万t (折油菜籽按 100 万 t 控制), 用于充实中央食用油储备。 2008 年 10 月份国家下达了 150 万 t 中央储备大豆收储计划, 同年 12 月份和 2009 年 1 月份再次分别下达了 150 万 t 和 300 万 t 的大豆收储计划, 累计收储数量达 600 万 t。 同年, 国家还进口部分大豆和豆油用作中央储备, 其中 2008 年中央储备食用油库存同比增加 75 万 t, 地方储备油库存同比增加 29万 t。 2008 年和 2009 年由于国家持续的收购计划,大量商业油脂库存转化为国家储备, 使其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这对保证国内食用油市场和价格的基本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国内油料生产方面, 国家连续两年对油料生产实施补贴政策,旨在保护和鼓励农民种植油料的积极性, 在油料收购领域实施临时收储政策, 对稳定和提高油料价格起到支撑作用, 进而使种植油料的农民收益得以实现。 这在主要油料作物油菜籽的生产种植领域效果较为明显, 随即扭转了连续 3 年的生产下滑局面,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