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杠杆年级八年教师授课学校法库东湖二中一、教学理念 本节设计根据新课程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通过分组比赛激发兴趣,用生活实例创设情境,从而引出新课。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科学素养。通过联系社会生活,拓展升华,来提升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得出结论→指导实践”的主要教学过程,落实新课程倡导的教育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探究式学习”。通过创设实验情景,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教师通过演示生活实例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唤起选择性知觉,采用现象分析、实验探究、讲授法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同时,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讨论交流、有效评价,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获取知识的主动性。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及重点难点●知识技能目标: 1.认识杠杆。认识有关杠杆的几个概念。2.能从常见的工具中和简单机械中识别出杠杆。3.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杠杆的应用。●过程能力目标: 1.经历绘制杠杆示意图的过程,体会科学抽象的方法; 2.观察和操作杠杆,体会杠杆的作用,学生形成的观察力、抽象概括力。 3.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掌握初步的科学探究方法。●情感态度目标: 1.关心生活、生产、自然现象中杠杆的使用,体验科学源自生活,提高对生活的关注和对科学的学习兴趣; 2.乐于在周围生活中发现和分析各种杠杆,具有利用杠杆方便自己工作的意识。●重点: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难点:会画杠杆的力臂;能区分各种常见杠杆的类型。三、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从生活中获得较多的关于杠杆的感性认识;已经初步掌握物理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及方法;对力有所认识,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画力的示意图,有初步的作图能力。四、教材内容分析《杠杆》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八年级下的内容。是前几章力学知识的延续,也是学习滑轮和轮轴等简单机械的基础。本节内容由“杠杆”“杠杆的平衡条件”“生活中的杠杆”三部分构成。教学重点是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突出教学重点的关键是要引导学生完成好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五、教学资源准备教师用:多媒体视频资源、杠杆、铁架台、钩码学生用:预习案、铁钉、木板、羊角锤、镊子、天平、杠杆、铁架台、钩码、弹簧测力计等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播放玩跷跷板视频和图片这种运动项目用到了一种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