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2015 年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项目工作总结伴随着 2015 年的到来, 2014 年河南省农村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已经拉开了序幕。依据本次的学习要求,我校建立了自己的学习体系,其中本学习体系中包含了 6 个校级工作坊,共 95 个学员。现在学习已进入尾声,很多教师已完成学习,并且收获丰富。一、研修组织管理安排:1、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相结合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河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教师[2014]580 号)的有关要求,结合我校教师队伍和教育信息化发展实际,对全校在职在岗的教师进行为期 4 个月(从 2014 年 12 月开始至 2015年 3 月结束)的项目培训。依托市级组建的网络研修社区,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建立教师主动应用信息技术机制,激发教师持续学习动力,推动每个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取得新突破,建立教师主动应用信息技术机制,做到学用结合,提升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2、建立学习体系和规章制度依据《河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的要求,我校在已有的教研组的基础上建立了六个工作坊:克井一中+语文组,克井一中+数学组,克井一中+英语组,克井一中+政史地组, 克井一中+理化生组,克井一中+体音美微组。95 个学员依据自己所带学科进入工作坊中进行学习。学校还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并制定了相关的切实可行的方案和计划。3、研修的规章制度及奖惩办法我校在本学习的校本研修实施考核办法中,加入此项考核项目,依据“河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考核方案,对全体教师进行相应的考核,并制定评优奖励办法,建立激励机制,对优秀学员等进行表彰与奖励,以促进教师参加网络研修的积极性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二、线上线下结合发展1、诊断、选择和计划本次学习开始就是让学员进行测试,通过诊断测评,各位学员了解自己的信息化水平,并根据各自的水平和推荐,进行工具和学习方向的选择,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个人学习计划。2、任务、选择和应用本次学习是采用任务驱动式自主选学,各学员根据自己所在的实际环境,选择与实践工作中最贴近的方面进行学习,并运用到各自的工作中,得以实现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效能的目的。3、学习、交流和提升在本学习平台上,学员之间可以互相学习和交流,集思广益,通过“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