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的初步认识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 P45-46 例 1。二、教学准备:课件、实物投影、学生的数学记事本。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乘法在教材中是第一次出现,为后面的知识做铺垫。学好这部分内容是十分重要的。学生的的基础参差不齐,也许有少部分学生已经接触过乘法,但是对于乘法的意义,他们是不理解的,同时也有很多学生对乘法是一无所知的,这就造成了教学的难度。(一)教学目标:1.经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的认识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体会“乘法与加法的内在联系”。2.能正确地读、写乘法算式,知道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称,并且根据加法算式能改写成乘法算式。3.在学习活动中认识乘法,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 本节课的特色:1.通过快速地听算,不仅训练学生的听力,同时为新知制造一定的障碍,激起求知的欲望,从而主动地去探索。 2.一个教案两手准备。站在学生的起点,充分地预设,追求精彩地生成,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三)教学策略选择: 本节课从听算入手(因为我觉得摆图形对乘法意义的理解的作用并不是很大,所以我大胆地对教材进行创造),当学生已经掌握了用“几个几连加”这句话表示加法算式的说法之后,要求学生写出 100 个 4 相加的加法算式时,就为学生的学习制造了一定的障碍,促使学生去动脑筋、去探索新的表示方法,接着更深一步学习并理解乘法的意义。最后把 P44页的主题图作为练习的内容,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教学流程设计意图一、听算游戏2+3+3+1; 2+2+2+2;5+9+11+15;5+5+5+5+5+5; 10+10+10+10+10;给这些算式分类。为什么这样分?并且着重学习加数相同的那一类。学会用“几个几相加(连加)”来表达连加算式。通过听算(师念算式,生写算式并算出得数)为新知埋下“伏笔”。类似 5+5+5+5+5+5的算式,可能有很大部分的学生只听到加数5,而记不住到底有几个 5。这就非常自然地让学生自己发现能用“几个几”来说算式。二、探究1. 感知乘法编算式:你能编一道象这样的算式吗?请每个人编一道连加算式,并让你的同桌听算.看谁能把同桌难倒.(生编算式)2. 探究乘法的过程我们能不能换个角度,用另一种方法来表示 100 个 4 连加的算式?提示:应该写出哪些数呢?为什么?在100 与 4 之间应该加一个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