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慢慢晨诵摘要: A 篇一年级儿童刚从幼儿园迈入小学,我们可以从童谣、儿歌开始起步,吟唱“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这样一些轻松有趣的童谣,实现“幼小”的顺利衔接。迈入二年级后,紧接着开 ...A 篇一年级儿童刚从幼儿园迈入小学,我们可以从童谣、儿歌开始起步,吟唱“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这样一些轻松有趣的童谣,实现“幼小”的顺利衔接。迈入二年级后,紧接着开始大量优秀的儿童诗和浅易五言绝句的诵读。这样的安排完全遵循孩子的心理特点,符合低年级儿童的语言习惯,低年级儿童读着这些诗歌时眼睛是明亮的。中年级,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点由浪漫期向精确期开始过渡,我们可以让孩子读一些金子美玲、金波等中外著名儿童诗人的主题诗,在诵读一位位诗人的系列诗歌时,可以结合诗人的性格、写作风格等背景,让孩子们读着、感受着,在读中不知不觉地开始深入地探索。此时,可以同时穿插诵读五言、七言的古诗,让古典诗词与现代经典一起浸润孩子的心田。到了五六年级,孩子们有了几年的诵读、生活的积累,心理认知开始向综合期迈进,这时,我们可以进一步开阔他们的视野,诵读人类最优秀的诗作。如泰戈尔的《飞鸟集》《吉檀伽利》《新月集》等等,让高年级的孩子从感性渐渐走向理性,生命因此而不断丰盈。这样,小学六年下来,孩子们的晨诵过程也就是孩子们生命轨迹的发展过程,孩子们诵读的是属于自己的诗,精神一定是活跃的,灵魂一定是舒展的。 B 篇小学的晨诵时间多为 15-20 分钟,在这样短短的时间内,孩子们该以怎样的方式进行诵读?我们看到,在不同的教室里,有的是孩子拿着诗歌自由诵读,甚至不加理解地死记硬背;有的则把“晨诵”当成诗歌分析课,“晨诵”异化为“晨讲”。这样的晨诵,孩子们不快乐,效果自然也大打折扣。晨诵之要义应在于“诵”。比如儿童诗人钱万成的儿童诗《会飞的叶子》谁都怕冬天说冬天冷小麻雀却说不在光秃秃的树丫上朗诵小诗 谁都说冬天难看孤孤单单没有绿意小麻雀站在枝头给寂寞的老树添上一片会飞的叶子我在给二年级的孩子上晨诵课时,首先通过声情并茂的范读,把我对诗歌的理解与喜欢在第一时间传递给了孩子。这一点很重要,晨诵的过程应该是老师与孩子们一起穿越诗歌的过程,老师应该与孩子们一起欣赏,一起兴发,一起感动,一起陶醉。老师、学生与诗歌交织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诵读诗歌的“场”。接着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