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学会查“无字词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新华小学 谢宗兰 邮编:163713 联系电话:13836980657【教材分析】《学会查“无字词典”》是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组中第二篇课文,也是学生由低年级升入中年级学习的第二篇课文,是学生学习阅读课文的过度阶段。本文通过爸爸和聪聪暑假旅游途中的一个生活片段,告诉我们:理解词语意思,不仅要学会查有字的词典,而且要学会查身边的“无字词典”。【学情分析】三年级是小学语文学习的过度阶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本的识字写字能力和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由于受学生年龄特点的限制,对课文的理解只限于表面,不能抓住重点字句进行深入的理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经过反复朗读,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品读,在朗读中感悟、品味,进而体会到:学习语文,不仅要从书本中学,而且还从生活实践中学。【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通过朗读感悟知道什么“无字词典”;懂得学习语文,不仅要从书本中学,而且还从生活实践中学。【教学重点】理解“无字词典”的意思,学会观察生活,从生活学到更多的知识。【教学难点】通过朗读加深对词语“骄阳似火”、“惊涛拍岸”的理解,认识学会查“无字词典”的重要性。【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读中感悟。 【教学过程】一、 复习导入、整体感知: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初步学习,我们知道爸爸帮助聪聪利用“无字词典”理解了那两个词语?(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骄阳似火、惊涛拍岸)2.爸爸是怎样利用“无字词典”来解释骄阳似火、惊涛拍岸这两个词语的呢?这节课我们就跟随聪聪一起向爸爸讨教一番。(板书课题:2.学会查“无字词典”。)【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简单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对课文形成一个整体印象,并通过问题导入调动学生的探索兴趣,为下一步研读文本奠定基础】二、走进文本、研读感悟。1.默读课文,思考:聪聪和爸爸分别怎么理解“骄阳似火” 和“惊涛拍岸”的?他们的理解方法有什么不同?不懂的做上记号。然后同桌之间相互交流自己的读书感悟。【设计意图:课程标准在学段目标中指出,三年级的学生要学习默读课文。默读课文有助于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一环节旨在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和合作学习的意识。】2.汇报交流(通过多次朗读课文,再让学生交流。)(1)讨论交流:聪聪和爸爸分别怎么理解“骄阳似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