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评价甘肃白银平川长征小学 万蕊《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评价和考试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要改革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师水平和促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是语文评价改革的核心。我觉得语文课堂教学中,评价应做到以下几点。一、评价的语言要具体、明确以往在课堂中,老师评价的语言只有“对”、“好”、“答得不错”、“说的好,表扬他”等等一些笼统简单千篇一律的评价。得到了老师的这个“是”或者“好”说明被肯定了,如果没有得到,学生则认为自己的想法或理解不对。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就会单一、僵化。在听了一位老师讲的《欧阳海舍身救列车》这篇课文后,我觉得她的课堂评价更值得我们学习。这位老师在课堂中指名学生读“遇险”这一部分,“……巨大的车头以雷霆万钧之势,喷吐着浓烟,带着强风,风驰电掣般逼近,逼近……”这位同学读的声情并茂,语调急促,铿锵有力。朗读结束后,老师评价说:“吴志新同学读得不错,他铿锵有力的声音,急促的语调让我们仿佛看到了轰鸣逼近的火车,我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谁还能像他一样为大家朗读一下。”听了老师的一席话,许多同学跃跃欲试,随后的几个同学把这一段读得更加精彩。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从老师对第一个同学的评价中已经明白了该怎样读,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阅读的技巧,同时学生想象和联想当时的画面,在脑海中“过电影”,读出来火车的速度快、急,也体会到了当时形势的危急加深了对欧阳海舍身救火车一文的理解。二、注重学生个性,有创意的评价评价中要注重学生的个性,有针对性地评价,这样更能发挥评价的作用,促进学生潜能的发展。有一位老师在教授了《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后,要求同学们续编故事。很多同学都想象了小女孩和奶奶在天堂过上了幸福快乐的日子,这集中体现了孩子善良的本性,有几个同学想象他们并没有得到幸福,而是和在人间一样过着悲惨的生活。其中有一位同学编了这样的故事,她说小女孩没被冻死,只是冻僵了。被一位好心的贵妇人发现后救回了家,经过抢救活了下来,做了贵妇人家的女佣,过上了不用再挨饿受冻的日子。老师问她为什么这样编,她说她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也有好人,这些为数不多的好人也有同情心和爱心。就像现在世界人民援助我们中国抗击“非典”一样,有许多都是资本主义国家。教师听了她的话这样评价:“你是一个充满爱心的的好孩子!你的想象太美妙了,你打破了传统的思维模...